後周廣順三年十月二十日。
銀城地勢西高東低,平地很少,隻在城東四十裡處有一片平地,有個寨子叫做大川寨。
這大川寨寨如其名,窟野河就在寨子中間穿過,河兩岸是大片的平地,都被規整為了農田。
河並不很寬,兩岸距離大約有一丈多,河水嗚咽,在陽光下閃著光,一直奔向天邊。
秋高氣爽,能見度極好,往北極目而望,隱約可見長城,遠方有巨大的黃土塬,這是黃土高原獨有的地貌。
河邊田地裡的麥子早已經收獲完畢,又種上了豆子,地裡已經冒出星星點點的綠色嫩芽,這就是輪種。
寨子裡大概有幾十戶百姓,茅草屋子聳立於河岸,裡麵已經沒有人了。
百姓們不用彆人說,早已經自己跑走了,對於戰爭的敏感,他們的嗅覺一向很靈。
清晨時分,馬蹄聲響,一行百人魚貫而來。
“你們記得,打完仗,要主動幫助百姓把房子建起來,我們需要收攏民心”
徐灝在親兵的簇擁下,騎在馬上,緩緩而來。
眾將環繞在他身邊,一齊指指點點的看著地形。
“敵人兵馬五千,河岸一側擺不下這麼多人,他們隻能在兩岸列陣”潘美手裡的馬鞭指著河對岸。
“倒是給了我等各個擊破的機會”
“須防敵人包抄我後路”
“........................”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正議論著,有親兵來報,麟州刺史楊重訓來了。
楊重訓天還沒亮就出發了,畢竟人家徐灝是來給他撐腰的。
他帶了八百精銳騎兵,趕到銀城才聽說徐灝帶著人看地形去了,他把士兵安頓好,又匆匆趕來戰場。
“下官楊重訓見過使君.........”楊重訓下馬,恭恭敬敬的行禮如儀。
徐灝跳下馬來,一把扶住他,拉著他手笑道:“刺史大人莫要多禮,我在汴梁就聽說過你,今日終於見到了”
“使君大人傾力來援,麟州上下永感大德..........”楊重訓還是很客氣。
“不要這麼說,臨來前陛下諄諄教誨,要我多與楊兄親近,今日一見,還是陛下眼光長遠”
兩人談笑一會,一起往回走,楊重訓說道:“折兄已經在路上,大約後日就能趕到”
“哦,折兄也來?正好咱們並肩作戰”
三天後,折德扆也帶著五百騎兵趕到了,這下三方聚起三千多兵.......
三千對五千,差距不大。
又過兩天,斥候來報,黨項各部的五千人馬已經集結在西北方。
大戰就要開始了。
徐灝把大營紮在大川寨東北十裡之處,黨項人把營寨紮在西北九裡之處。
窟野河畔,蹄聲如雷,雙方不約而同的派出輕騎斥候,窺探對方的大營,探查對方的虛實,如果有可能的話,就遮蔽戰場,讓對方時時刻刻防備,出營打水都不能順順利利。
可以想象一下,都是步兵的軍隊,在沒有騎兵掩護的情況下,列陣未成,就被潮水一般的騎兵衝擊,下場會是什麼樣?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就是這麼有威懾力。
範玉峰帶著五十個斥候輕騎兵,奔騰而來,今天是他帶人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