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秦嶺,無邊無際的山勢起伏不停,極目望去,這山蜿蜒前行,似乎永遠沒有儘頭,茂密的樹木植被,覆於山上,如同巨龍身上的綠鱗。
秦嶺是關中和四川的分界線,茫茫大山是天府之國與關中的天然屏障。
在這無邊無際的大山中,有一塊難得的平地,這就是“漢中”,上接關中,下連西川,乃是四川盆地的門戶。
關中與漢中之間,有四條通道,從東往西依次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故道。
劉邦南下時燒毀了子午道,而儻駱道、褒斜道年久又失修。
因此故道是秦漢乃至後世關中與漢中的主要通道,大散關就在故道的北端當道依險而立。
大散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必爭之地。
北方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方不得大散關,則無以圖關中。
大散關扼住秦嶺山路,這裡崖壁對峙,諸峰崢嶸,南北深穀陡峭,號稱“一線天”。
隴山、終南山在這裡交會,汧水、渭水縈流其間,地勢險惡,素有“秦蜀噤喉”之稱,自古以來即為控扼川、陝間的交通孔道。
通往大散關的官道上,人頭攢動,馬嘶蕭蕭,人馬在山穀間形成一道線,蜿蜒蛇行,前看不到頭,後看不到尾。
成行軍隊形向南運動。
劉明德立於道側,身邊簇擁著幾個親兵和參軍,身邊的掌旗兵舉著軍旗,旗幟招展開來,隻見上麵繡著一座山。
正是秋高氣爽,溫度適宜,微風吹來,不冷不熱,很是愜意。
他因為戰場表現優異,立有大功,又出身清風寨,根紅苗正,被連升幾級,破格提拔為營指揮,轄下五都,共五百人,正式進入了中級軍官的行列。
官道上,他的士兵四人一排,成隊列通過。
他看看天色,眸色有了幾分急躁,問身邊的參軍:“現在什麼時辰了?”
“申時中了”
這個時辰相當於後世的下午四點左右。
劉明德罵了一句,接著就開始抱怨:“國公大人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居然讓老........把我們派在後軍,好不容易又有立功的機會,哎呀,撈不到仗打”
身邊的人麵麵相覷,均忍不住想笑,國公為什麼把你安排在後軍,你心裡沒點數嗎?
當日決議西征,劉明德也是剛剛升任營指揮,心高氣傲,就敢不管不顧去找徐灝,堅決要求打前鋒。
士氣高昂是好事,徐灝開始還耐心安撫幾句,沒想到劉明德當即開始撒潑耍賴。
終於惹惱了徐灝,給他臭罵一頓,趕了出來,讓他在後軍,保護後勤輜重。
劉明德還在大聲吹牛:“不是老子說,就咱們營,全軍挨著個數一數,還有比咱們能打的嗎?”
他越說越委屈,臉都垮了下來,左頰上一道淡淡的疤痕露了出來。
這個營的底子,就是以當日在小路上,以五百人阻擊李彝興上萬人兩個時辰的那支部隊,擴充而來。
以傷愈的老兵為骨乾,補充新兵,恢複了齊裝滿員的建製,徐灝親手授旗,賜予營號“泰山營”,寓意他們守如泰山。
劉明德其實說的沒什麼錯,能和泰山營掰掰手腕,比試一下戰鬥力的,恐怕隻有國公大人那幾百重甲親兵了,不過那些親兵沒有火炮,哈哈,還是他劉明德技高一籌。
想到這裡,劉明德忍不住想哈哈大笑,還沒扯開嘴角,就聽見下麵有人喊。
“弟兄們幫個忙,推一下.....”
車輪粼粼中,四輛炮車穿插在步兵中,行駛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