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近正午,初春的溫度不冷不熱,春風吹到臉上,帶著幾分溫暖。
天空藍得像是一麵鏡子,白雲一朵一朵,從遠方舒卷而來。
如果沒有硝煙和血腥,如果沒有滿地的屍體,如果去掉傷兵的哀嚎,那麼今天一定是悠閒而又愜意的一天。
“泰山營在正麵,第二指揮去右邊,第三指揮去左邊,炮兵集中在一起,跟隨泰山營從正麵推進,其他人緩緩跟進,兄弟們,讓吐蕃人看看我漢軍的兵威........”
劉明德回到部隊,開始下達命令,泰山營是他的老部隊,還是最得他信任,所以派他們正麵攻堅。
對麵敵人足有一萬多人,劉明德算上加強給他的營,也隻有三千人,三千人攻打一萬人,三倍的兵力劣勢,他卻絲毫沒有放在眼裡,下達命令語氣之輕鬆,就像說今天晚上是吃米飯還是麵條一般。
彰武軍訓練有素,不過一炷香功夫,彰武、朔方軍,右翼第一軍,已經集結完畢。
中軍戰鼓“隆隆”響起,徐灝的中軍大纛動了起來,向著劉明德的軍旗方向傾斜。
這大纛高達數丈,需四個士兵合力握持,以精織布料為麵,旗杆頂端飾以銅製獸首雕塑。
纛麵顏色以黑、紫兩色為主,大風吹過,纛麵“烈烈”作響,舒展開來,隻見上麵繡著大大的“徐”字,還有“彰武軍節度使、朔方軍節度使”字樣。
旗杆中部纏繞著彩色流蘇,隨風飄舞。
劉明德的軍旗也向中軍大纛微微傾斜,示意收到命令。
“應旗”結束後,隨著戰鼓和軍官的命令,第一軍開始出陣前進。
隨軍的行軍鼓手走在最前麵,敲起歡快的行軍鼓點,三千步兵跟著鼓點前進,左右兩翼各有上千騎兵保護。
大軍步騎協同,戰鼓隆隆、旌旗飄舞,“踏踏踏”的踏步聲回蕩在天地之間,士兵手中的武器,在陽光下閃成一片,一派肅殺之氣。
就這樣前進了百步,在軍官和行軍鼓的約束下,全軍隊形絲毫不亂,人頭和武器隨著隊伍的前行,還有地勢的起伏,高低錯落,起起伏伏。
但是這份行軍的功夫,已經不是一般軍隊能做得到了。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不知道誰,先唱起歌來,又是《秦王破陣樂》。
開始還是前麵的步兵在唱,到了後來,雄壯的歌聲漸漸響徹了戰場,直到“........天威直卷玉門塞,萬裡胡人儘漢歌!.........”
連徐灝還有身邊眾將都跟著唱了起來,上萬人一起唱,歌聲蓋過了一切聲音,天地之間似乎隻有這歌聲在回蕩,唱得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自從安史之亂,大唐被迫退出了西域以來,一百多年後,漢人的戰歌又一次回蕩在這廣闊的天地裡,歌聲將從這裡開始,一直傳播西去。
護佑步兵側翼的騎兵中,拓跋六獨也在跟著唱歌,他漢語不錯,大概能聽懂歌詞的意思。
自從上次跟著李彝興攻延州大敗後,他仗著弓馬嫻熟,首先投入彰武軍麾下,節度使大人慈悲,還讓他率領他的黨項舊部。
這一次西征,他是徐灝親自點名,率領著三百黨項騎兵從征。
剛才的戰鬥,他看在眼裡,重炮的轟鳴,甲騎的奔騰,還有現在步兵前進的氣勢。
如此武功,讓他半點叛逆之心也不敢起。
再說現在他在夏州的家族,得了徐灝改革的甜頭,擁有牧場千頃,每年放牧的牲畜,都會通過延州,賣到整個中原,孩子們都可以去上學,而且免除學費,老人和婦女也可以在家裡接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掙錢貼補家用。
不用打仗、不用搶劫、不用死人,隻憑放牧勞動,就能過上好日子,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