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草原上,生機勃勃,冬天的積雪被陽光照耀,化為流水,滲入大地,滋養著萬物。
綠色的嫩草頑強的從土地中冒出來,大地瞬間變了顏色。
天藍得讓人心曠神怡,白雲卷積在一起,似乎堆在了地平線上。
遠遠的傳來馬匹嘶鳴,幾十匹戰馬衝破地平線,奔馳而來,他們穿著周軍的紅色戎裝。
馬蹄聲敲擊著大地,讓冬眠過後的所有動物,又縮回了地穴。
馬群漸漸遠去,忽然又一杆大纛刺破了地平線,北風吹來,大纛展開,上麵一個“徐”字,隔得極遠也能清楚的看到。
顯德三年三月,彰武朔方軍節度使徐灝,以西遼耶律璟犯境為由,婉拒了皇帝柴榮的詔書,領兵東征。
三萬大軍中,漢軍一萬八千,其他由黨項、吐蕃、回鶻人組成。
大軍在靈州集結,接著沿黃河行軍,翻越陰山,從北麵接近西京大同府。
另一邊蕭思溫出兵一萬,從東邊逼近大同。
東遼和西遼互相並不承認,你打我我打你,這麼多年下來,邊界大致是以大興安嶺為天然界限。
以東屬於耶律賢的東遼國,以西屬於耶律璟的西遼國,東遼國占據了東北平原,東京、中京和南京歸屬於東遼國。
上京雖然在地理上也屬於大興安嶺東側,但是耶律璟拚了命,還是保住了這塊飛地。
大遼五京,東遼占了三個,幾乎把最精華、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地方都占據了。
徐灝的軍隊在大同西北麵紮下大營,往北看就是長城,三萬人馬聯營十幾裡,中軍大纛高高飄揚,營帳齊整,刁鬥陣陣。
西京大同府,就是燕雲十六州中的雲州。
自從936年,後晉高祖“願以雁門以北及幽州之地”來獻。
又至會同元年938年)遼太宗正式收到後晉使節呈送的包括雲州在內的幽雲十六州圖籍,大同一帶正式歸遼所有。
從938年到今天,一共也就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但是中間經過了遼國分裂、徐灝崛起,使雲州城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
遼史記載,其地大同)“東連上穀,南達並、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
分裂後的“西遼”,都城就在雲州。
不過現在的耶律璟,卻並不在雲州,他不是傻子,不可能留在城裡,被人家堵在家門口打,他是一定要跳出去,跳到外線去,才能有充分的空間和敵人周旋。
三月初的時候,耶律璟已經率領兩萬人馬,出大同府西去,不知所蹤。
茫茫草原,到處可以藏兵,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戰爭,難點就在這裡,因為你不知道該怎麼找到敵人主力,更彆提決戰了。
中軍大帳旁的一個帳篷,被辟為“作戰室”。
帳中擺著大同的沙盤,屏風上釘著地圖。
眾將集在一處,正召開軍議。
“耶律璟不知所蹤,我軍糧道綿延千裡,處處皆是漏洞,不可不防”
這次孟浮生被留守在延州,曹彬擔任了行軍司馬,他指著地圖,麵有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