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威獨自一人策馬穿過興安嶺南麓,進入了那片曾經屬於原野人女真的故地。這裡因清國連年的征戰,早已荒無人煙,隻剩下少部分的人類活動痕跡。
他連續行走了幾日,卻未曾遇到一個活人,隻有風聲和鳥鳴陪伴著他,顯得格外孤寂。
興安嶺南麓的山勢險峻,林木漸漸稀疏,開始有草原灌木間隔,北地荒涼之感,譚威的馬蹄聲在空曠的山穀中回蕩。他時而穿越密林,時而跨過溪流,可始終眼前依舊儘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偶爾能看到幾處廢棄的營地痕跡,帳篷早已坍塌,木柵欄上爬滿了藤蔓,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部落繁華與如今的衰敗。
譚威心中感慨萬千,這片土地曾是多民族往來之地,也曾有邊市和客棧,漢人女真雜居,如今卻因戰火而淪為無人之境。
他繼續前行,腳下的路越來越難走,馬兒也顯得有些疲憊。譚威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避開路上的碎石和荊棘。天色漸暗,他找了一處避風的山坡,搭起了簡易的帳篷。
夜晚的山風呼嘯而過,帳篷被吹得嘩嘩作響。譚威點燃了一堆篝火,火光映照在他的臉上,顯得格外堅毅。
第二天一早,譚威繼續上路。他沿著一條蜿蜒的小路前行,終於來到了海邊。海風撲麵而來,帶著鹹澀的味道。譚威站在海邊,望著無邊無際的海麵,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孤獨感。
他決定在此休整一天,準備些食物,順便恢複體力和精神。
他找了一處避風的地方,搭起了帳篷。獨自麵對自然的他,開始狩獵以充饑。他熟練地布置陷阱,很快就捕獲了幾隻野兔和山雞。他將獵物烤熟,儲備了一些肉乾,畢竟接下來的旅程還不知多久。
在休整期間,他也沒有忘記尋找人跡。他沿著海岸線仔細搜尋,希望能發現一些人類活動的痕跡。然而除了偶爾看到的野獸足跡外,他一無所獲。
其實此時的大遼河與山海關一帶,其實因為交戰,早成了無人區,隻有雙方默認的商隊,偶爾路過。
幾日後譚威再度向著西南出發,妄圖避開大淩河南下,這裡路途平坦,是在交戰雙方眼皮下,若不是大規模軍隊,反而更安全。
他的馬兒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興奮地加快了步伐。他們一路疾馳,終於看到了一個營地,譚威打馬上前。
營地中出來兩人,相貌相近似父子。他們神色緊張,手放刀柄警惕地打量著譚威。見隻有譚威一騎,他們才稍稍放鬆了警惕。
雙方互相打量了一番後,中年人開口問道:“你是女真人?”
譚威麵對中年人的問話,一時有些茫然。儘管他曾討教過部落裡接觸過漢人的人,花費不少時間分析當時的語言,試圖掌握這個時代的語言。
但古今方言的差異實在太大,對方的言語在他耳中顯得陌生而晦澀。他努力分辨著每一個音節,試圖從中捕捉到熟悉的詞彙,然而那些音節像是被風吹散的落葉,難以拚湊成完整的意義。
他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或許用文字交流更為穩妥。畢竟漢字作為跨越時空的橋梁,或許可以像在部落時,為他打開一扇溝通的門。
於是他蹲下身,從腰間抽出匕首,在鬆軟的泥土上緩緩劃出幾個漢字:“遼東人譚威。”中年人見狀,目光中閃過一絲驚訝,這個野漢子居然認字。
隨即露出安心的神色。他也蹲下身,用樹枝在地上書寫:“我是張來福。你為何來到此地?”
譚威見對方能溝通,心中略感寬慰,便繼續寫道:“我本是北地漢人,滿清占據遼東後,我隨野人女真北上。如今不耐苦寒想回中原。”
張來福看完後點了點頭又寫道:“既然如此,不如隨我們一同回大明,如何?”
譚威正為如何通過山海關而發愁,聽聞此言心中大喜,欣然答應。張來福見他答應得爽快,便帶他進入營地,去見商隊的主人李七。
營地中李七正與幾名夥計商議行程。張來福走上前,將譚威的情況簡要說明。李七抬眼打量譚威,見他身材魁梧目光堅定,態度不卑不亢,心中稍有起疑。
可是不知為何,他還是點了點頭,麵無表情的說道:“既然你也是漢人,又流落至此,便隨我們同行吧。”
李七之所以輕易留下譚威,一是因為商隊曆來有幫襯流落異地的漢人的慣例,他還是懂規矩的,畢竟這次商隊有外人看著。
二是因為直隸以北有一夥以哈什納為首的滿族馬賊,凶狠異常,過往商隊屢遭劫掠。李七和張來福見譚威體格健壯舉止沉穩,又是一人,不似探子,便有意召他加入,以增強商隊的護衛力量。
張來福見譚威對商隊的情況尚不熟悉,便放慢語速,耐心地向他介紹。他說道:“我們這支商隊主要往來於直隸與遼東之間,販運些商貨,算是雙方默許的。可路上不太平,尤其是哈什納那夥馬賊,專挑商隊下手,需得小心提防。”
譚威雖對張來福的話聽得不甚明白,但通過對方的語氣和手勢,再加上幾日來的連蒙帶猜,倒也基本能理解其意。他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儘力協助商隊。
接下來的幾日,譚威逐漸融入了商隊的生活。他幫著夥計們整理貨物,照料馬匹,偶爾也與張來福用書寫的方式交流。張來福見他為人踏實,便更加放心地將一些護衛任務交給他。
商隊一路南下,沿途風景逐漸從荒涼轉為繁茂。譚威望著遠方的山巒,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自己離中原越來越近了,一種莫名的感覺在胸中升騰。
因為多日的交流,譚威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時間節點。他準確知道現在是崇禎十年,正是皇太極稱帝的第二年,雙方在山海關附近對峙,而關內農民起義軍暫時處於低穀,崇禎離著自掛歪脖子樹還有七年。
這一切,來得及!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