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兵大帳寬敞卻略顯凝重的案台前,搖曳的燭光將馬科的身影拉得老長,映在背後的虎皮牆上,似與那斑斕虎皮融為一體。馬科雙眉緊鎖,手中緊攥著徐牧之加急送來的密報,目光在那寥寥數語間反複遊移,麵色愈發陰沉。
密報中的內容與他這段時間暗自搜集的情報嚴絲合縫,李德尚與滿清勾結的跡象已愈發明顯,這無疑預示著一場巨大的風暴正悄然逼近。這次南下,除了預留大部守備山海關,能餘出來的兵丁都讓他帶出來了,靜海離山海關太近,自己必須要快解決,這事不得馬虎,親自前來也是為了以防外一,就算有事,這距離也來得及回防。
身為山海關總兵,馬科深知自己肩上扛著的是朝廷的千斤重擔,這山海關乃大明北疆的咽喉,而靜海就像是離著咽喉最近的氣管,若是李德尚真的與滿清勾結,裡應外合,則山海關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此刻麵對如此險峻的危局,他的內心湧起一股破釜沉舟的決然,唯有速戰速決,在李德尚的陰謀徹底成型之前,將其連根拔起,方能解此大患。正當馬科沉浸在思索破敵良策的緊張氛圍中時,門外傳來副將郭函那沉穩而急切的聲音:“總兵大人,末將郭函,有要事求見!”
馬科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眉頭微微一蹙沉聲道:“進來。”郭函腳步匆匆,推門而入,單膝行禮,抱拳朗聲道:“總兵,剛剛在城外巡查時,發現一名自稱譚威的靜海來人。此人神情急切,言辭鑿鑿,堅稱有萬分緊急的機密要事,必須當麵稟報大人。”
馬科聽聞,心中不禁一動,思索片刻後說道:“帶他進帳。”不多時譚威在郭函的引領下,闊步邁入殿中。譚威一抬眼,便看到高坐主位的馬科,心中頓時湧起一陣疑惑,不對呀,之前就覺得曆史上也沒聽過什麼李德尚反叛呀,剛才路上又聽郭函說這總兵叫馬科,可明末就一個馬科,此時應該在南邊追的李自成隻剩十八騎呀,怎麼這時候成了山海關總兵?
而且路上問過郭函,除了幾位崇禎早期已經博名的將領,一些曆史上著名的後起之秀都沒有出現。難道自己穿越的不是曆史上的大明?還是因為時空的扭曲,這個時代變了方向,成為那無數的平行宇宙中的一層?
可現在不容他多想,當前自己肩負的使命重大,而眼前這位手握重兵的總兵大人,將是化解這場危機的關鍵所在,畢竟曆史上馬科還是很有戰績的,而且在清軍入關前,他還算有氣節,未曾投降,不管了,就他了,即然這曆史都不一樣了,那自己這個蝴蝶翅膀不如鋒芒畢露,劃破出來個新時代。
此時馬科也在打量著譚威,隻見他身材魁梧挺拔,可眉頭金剛鎖,雖長途奔波後略顯疲憊,但周身散發著一種沉穩鎮定的氣質,眼神堅毅而深邃。馬科心中暗自思忖:此人不似尋常百姓,究竟是何來曆?
遂開口發問,聲音威嚴而洪亮:“你自稱從靜海而來,又有密事相報,且神色如此急切,是受哪位主官所遣?如實道來!”譚威微微一愣,略作遲疑後,坦誠而直率地回答道:“大人,我並非受任何主官所遣。”
馬科聽聞此言,心思一轉,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如墨,“啪!”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筆墨紙硯都跟著一陣顫抖。他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大膽狂徒!既無主官差遣,竟敢擅自闖入總兵帳,還口口聲聲說有密事,分明是居心叵測,意圖不軌!來人呐,將他拖出去,斬了!”兩旁如虎狼般的侍衛得令,立刻如餓虎撲食般上前,欲將譚威強行拿下。
譚威心中早有準備,根據早就畸變的曆史,初步判斷馬科不會維護李德尚的,他料定這是馬科對自己的試探。隻見譚威神色從容,不慌不忙,束手就擒,被架出去時長歎一聲:“靜海百姓可憐呐,陷入兵災不可避免,徐牧之所托非人,我對不起靜海百姓啊。”
譚威被兩名力士架著,雙腳幾乎離地,一路朝著帳外拖去。他的身子隨著侍衛的動作左右搖晃,可眼神卻始終堅定,心中不斷給自己鼓勁:“這必定是馬科的試探,絕不能在這關鍵時刻亂了分寸,靜海的安危全係於我一身。”
儘管處境艱難,他依舊保持著冷靜,深知一旦自己露出絲毫懼意,以馬科的謹慎,之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靜海的危機也將徹底陷入絕境。就在譚威即將被拖出營帳的千鈞一發之際,馬科將譚威上下打量一番,見他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依舊鎮定自若,毫無懼色,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欽佩。
又聽到譚威三番五次提及徐牧之,心中疑慮更甚。“且慢!”馬科猛地大手一揮,那雄渾的聲音瞬間在營帳內炸開,如同洪鐘般回蕩,“把他帶回來,讓他把話說完。”譚威被重新架回帳中,雙腳剛一著地,他便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狂跳的心平靜下來。
定了定神後譚威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將軍,此事關係重大,涉及諸多機密,還望能與大人單獨稟報,以免泄露機密,壞了大事。”馬科眉頭緊緊皺起,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這營帳之內皆是我信得過之人,若真有要事,可放心訴說,你之言絕不外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譚威於是將自己在靜海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詳述起來,他的言語邏輯性強,從李德尚與那些形跡可疑之人的頻繁秘密接觸開始說起,又談到城中軍備物資的異常調動,原本儲備有序的糧草、兵器,近日來卻頻繁轉移,且數量也有所增加。還有士兵操練的情況,不再是以往常規的訓練內容,而是進行一些針對特殊地形和作戰環境的演練。
譚威語氣嚴肅,神情凝重地說道:“將軍,綜合這些異常情況,依我之見,李德尚謀反之心已然篤定,勾結滿清偷取山海關就在近期,大人不可不防啊!”
說完譚威環顧四周,見桌上正好有紙筆,便隨手拿起。他略作思索,腦海中迅速浮現出靜海的山川地貌、關隘要塞以及軍營分布的詳細畫麵。緊接著他筆尖在紙上如行雲流水般舞動起來。不一會兒一幅靜海軍事及地理詳圖便清晰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圖中不僅精確地標注出了每一處重要的地理標識,還詳細地描繪了各個軍營的位置、規模以及周邊的防禦工事。馬科看著這幅詳圖,眼中滿是驚歎之色,不禁對譚威多了幾分審視與認可。
馬科緊緊盯著譚威,目光審視,仿佛要將他看透:“看你對軍事如此精通,對靜海的情況了如指掌,又能畫出這般詳細精準的地圖,你究竟在軍中擔任何職?如實說來!”
譚威心中微微一緊,略作停頓後,從容不迫地答道:“大人,我曾在北地多年,流落野人女真部落,後與滿清人、馬賊多次交鋒作戰,前些日子伴隨商隊擊傷馬賊哈什納,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所繪地圖本就是遷徙狩獵常識。”
馬科微微點頭,對他擊傷哈什納有些欣賞,但目光依舊緊盯著譚威,又接著問道:“若李德尚當真謀反,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譚威毫不猶豫,向前邁出一步,挺直腰杆直言道:“大人,靜海與山海關距離極近,一旦李德尚與滿清勾結成功,形成合圍之勢,那山海關危矣,大明的北疆防線也將麵臨巨大威脅。所以我們必須先發製人,在清軍到達之前,解決李德尚。這場戰事宜速戰速決,絕不能拖延,以免夜長夢多。而要攻取靜海,關鍵在於奇襲,出其不意,方能打亂敵人的部署,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馬科聽聞,心中暗自思量,譚威所言的大策略切中要害。靜海地理位置特殊,處於山海關的首翼,若不速戰,待清軍與李德尚會合,明軍將腹背受敵,局勢將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且難以掌控。
奇襲之策或許能在敵人毫無防備之時,給予其致命一擊,打亂其精心策劃的謀反布局,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想到這裡馬科微微頷首,眼神中流露出對譚威這一策略的認可,隨後又問:“你既提出奇襲之策,那具體的實施辦法又是如何?細細說來。”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