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甲重傷瀕死之際,戰火在他眼中漸漸黯淡,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圭聖軍大隊人馬怒吼著衝進艾丁堡寨門,軍士如林,緊緊握住盾牌,手中長刀揮舞。敵兵們麵對這突如其來、排山倒海的強大攻勢,一時抵擋不住,陣腳瞬間大亂,敵兵驚慌失措,開始潰散。
寨門處已化作人間煉獄,喊殺聲震耳欲聾,令人毛骨悚然。場麵混亂不堪,弓弩手們在這混亂至極的局勢下,完全失去了準頭,隻能慌亂地胡亂放箭。一時間密密麻麻地飛向戰場,雙方都有不少士兵在這無差彆的箭雨中中箭倒地,痛苦地掙紮著,鮮血迅速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圭聖軍依仗著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加之精良無比的裝備和長期嚴格的訓練,逐漸在混戰中占據了上風。他們迅速衝上寨門,在狹窄的寨門通道,肅清了大部分守兵。
敵將眼見大勢已去,不甘心就這樣失敗,率領著親衛們負隅頑抗,可形勢已經無法反轉,最終敵將在絕望與無奈之中,跪地投降。
此戰過後,圭聖軍雖成功取得了勝利,可付出的代價卻遠超大嶺堡之戰,張小甲重傷未醒,生死懸於一線,譚威神色凝重地走到擔架旁,看著躺在上麵昏迷不醒的張小甲,他的眼神中滿是擔憂與自責。
看著戰場上那一片滿目瘡痍、慘不忍睹的狼藉景象,譚威強忍著悲憤,大聲地製止了準備殺俘的軍士,軍隊是要有血氣,但更要有人性。戰後圭聖軍全體將士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將陣亡的數十名軍士安葬。
將他們的墓碑朝向東北方向,因為那裡是他們日思夜想的家鄉。譚威神情肅穆,帶領著全體將士,整齊地站在墓碑前,低頭鞠躬默哀。雖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是譚威還是希望在亂世中,自己的軍隊能有一絲人性,而不是殺戮機器。
這邊拚殺生死,那邊歲月如歌,在開州,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北行商隊已準備就緒,每一輛馬車都裝載著滿滿的貨物,每一位商隊成員都經過挑選。安盛和陳六子來到譚府,向英娘辭行。
英娘作為主母,自然有自己籠絡人心的一套,她囑咐的說道:
“你們此去,路途遙遠,定要處處多加小心。此行主要是順利打通商路,為咱們開州的生意尋個方向,你們的家人我會照顧,且放心上路。”
安盛和陳六子對視一眼,鄭重地點頭說道:
“夫人放心,我等定不辜負將軍和您的期盼,定當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隨後商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車輪滾滾,揚起一路塵土。他們按照計劃先到靜海,再進入遼北,去打通連接滿蒙的商路,為譚威今後的事業做好鋪墊。半個月後,商隊曆經長途跋涉終於抵達靜海,安盛顧不上旅途的疲憊,腳步匆匆,急忙前往靜海譚府。
靜海譚府由管家馮雪平負責管理,譚威此前為了加強對靜海產業的監管,可謂煞費苦心,做了諸多細致入微的安排,他核定了每年交支開州的錢幣數目,確保賬目清晰、收支合理。
還特意派了兩人,一人專門負責管理錢財,一人專門負責記錄賬目,讓他們相互製約、相互監督,以杜絕任何可能出現的財務漏洞和舞弊行為,畢竟這是自己大本營,必須保證穩定。
此時的安寧像往常一樣,在院子裡悠閒地踱步,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隱約間她聽到一陣熟悉的呼喊聲。她先是一愣,隨即眼睛亮了起來,腳步匆匆地朝著門口跑去,當她跑到門口,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時,整個人都呆住了,淚水不受控製地湧上眼眶。
安盛站在門口,看著眼前的妹妹,心中滿是感慨,一年未見,妹妹似乎成熟了許多,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小女孩了。安寧愣了一下後,猛地撲進安盛的懷裡,緊緊地抱住他。“哥哥,真的是你!”安寧的聲音帶著哭腔。安盛輕輕拍著安寧的背,眼眶也微微泛紅道:“是哥,哥來看你了。”
兩人相擁片刻後,安寧抬起頭興奮地說道:
“哥哥,我在靜海過得可好了。這裡的人都對我很好,我還學了字,現在已經背完《烈女傳》了呢!”
安盛聽後,眼中滿是欣慰笑著說:
“安寧真厲害,哥哥這次來,是要告訴你,我在開州買了一個院子,等我從北地回來,就接你過去,咱們一家人團聚。”
安寧聽了,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滿心歡喜地憧憬著未來的生活。
在靜海未久待,安盛告彆妹妹後,踏上了前往山海關的路,因戰事緊張,大明滿清並不通商,他們這些人所謂的商路,一般都是避開大路和官道的。一路上風餐露宿,馬不停蹄,很快便抵達了山海關的北山。
此時滿清與大明之間戰火有複燃之象,山海關作為重要關卡,沒有通關許可,尋常人難以通過,當然任何時代,民間的商道卻從未真正斷絕,位於山海關北側的滿清邊口——妙峰口,在暗中成了大家默認的走私通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妙峰口的清軍守將孟同,這些日子正為哈什納馬賊的活躍而發愁,由於馬賊時常出沒,騷擾過往商隊,導致商隊數量銳減,這讓孟同油水驟減,他是滿清勳貴私下安排在這的合法走私官,若是達不到要求,商隊減少,他是不會好過的。
這天聽聞有商隊求見,孟同頓時來了精神,連忙吩咐手下請商隊代表進來。安盛帶著通譯,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關堡。他心中一直牢記著傳聞中滿清人的凶惡模樣,因此在見到清將孟同之前,心裡有些緊張,腳步也不自覺地放慢了些。
可當他真正見到孟同時,卻有些驚訝,眼前的孟同,身著清軍將領服飾,但麵容和氣,與中原人並無二致。孟同看著安盛,目光中帶著審視,開口詢問道:
“你們此來,所為何事?”
安盛穩了穩心神,恭敬地說道:
“將軍,在下是一名商人,此番帶著商隊,希望能從貴地通行,前往遼東做些生意。”
孟同聽後,微微皺眉道:
“如今局勢緊張,律令嚴明,我怎能隨意放行。”
安盛早有準備,他不慌不忙地說道:
“將軍有所不知,我們商隊所帶的貨物,皆是遼東百姓生活所需之物。若是能順利通行,能讓百姓的生活方便不少,對大家都有好處。”
說著安盛不動聲色的從懷中拿出一包銀子,輕輕放在案桌上。
孟同看著那包銀子,眼中閃過喜色,他掂量了一下,沉默片刻後,看著安盛語重心長的說道:
“遼東百姓確實不容易,我也非偏執之人,對大家都有利的事自然會行些方便,此次看在你言辭誠懇的份上,便放你通行,日後若是有難處,儘管再來找我。”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