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注意禮貌,不可用強,就說我圭聖軍誠心請他相助。”
這時陸惟君補充道:
“那個製甲匠人馬洪魁是中原人,他父親當年被韃子掠到青塘,他在那裡習得迪米氏鍛甲之法。三十年前,他跟著藏人坊主遷到固原,後來坊主在戰亂中戰死,他便留在這裡打鐵謀生。他所製的雪花甲防護力極強,如今固原懂這門技藝的人已經很少了。”
張小甲辦事,總的來說還是靠譜的。
趙岩見張小甲去了,隨即轉議遷移人口的事:
“按都督的命令,咱們需將固原城內的中原人遷移到藍池,這事就交給胡將軍辦理,務必儘快落實。”
胡將軍拱手應道:
“屬下遵命。”
周赫見狀,上前一步詢問:
“將軍,那城中的混血兒是否遷移?還請明示。”
趙岩心裡清楚,朝廷很快就要調整西北節鎮,藍池急需人口充實力量,便道:
“父係是中原血統的,無論傳了幾代,全部遷移;母係是中原人的,按賤胡論處,貶為奴隸和礦工。”
他知道這個決定有些嚴苛,但在眼下的局勢下,必須優先保證藍池的人口補給。
次日趙岩親自前往黃崇的住處,禮貌通報了遷移人口的決定。黃崇自從花穀關之敗後,對趙岩的軍事才能頗為尊重,見趙岩前來,連忙起身相迎。
趙岩卻依舊恪守下級禮節,恭敬行禮:
“末將趙岩,特來向黃都督通報事務。”
黃崇連忙扶起他,笑著說:
“趙將軍不必多禮,你我同屬聯軍,不必如此見外。”
他隨即讚道,
“趙將軍指揮的康倉之戰、固原之戰,可是大大揚了咱們大明軍威,讓那些異族不敢小覷,實在厲害!”
趙岩連忙謙虛道:
“黃都督過獎了,這都是弟兄們合力奮戰的結果,末將不敢貪功。”
他知道做人不能居功自傲,尤其是在資曆更深的黃崇麵前,更要謹守本分。
黃崇見他如此謙遜,心裡越發舒坦,覺得趙岩不僅能力出眾,品性也讓人敬佩,便熱情地說:
“中午我做東,設宴款待趙將軍,再叫上校尉以上,咱們一醉方休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岩正欲推辭,黃崇卻又感慨道:
“說起來,沙城大戰的時候,趙將軍還沒進入我的視線,真是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你已經威名遠揚,成了西北軍中不可多得的良將,真是後生可畏啊!”
他看著趙岩,眼神裡滿是欣賞,回想起這些年的戰事,不由得心生感慨。
趙岩聽著,臉上露出些許不好意思的神色,輕聲道:
“黃都督謬讚了,末將隻是儘力做好分內之事。”
黃崇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必謙虛,你的功績大家有目共睹。中午的宴席你可不能推辭,咱們也好趁機聊聊軍中事務,交流交流經驗。”
趙岩見黃崇誠意滿滿,便不再推辭,拱手道:
“那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多謝黃都督款待。”
黃崇滿意地點點頭,吩咐下人準備宴席,兩人隨即坐下,開始談遷移人口的具體細節。
趙岩試著開口:
“黃都督,藍池城水草豐美,本是塊好地方,卻因之前驅逐胡人成了空城。譚都督計劃從固原遷移中原人過去補充人口,這樣一來,藍池既能自給糧食支援營州,又能在戰略上形成屏障,特來詢問您的看法。”
黃崇聞言沉吟片刻,眉頭微蹙道:
“固原的中原人多是曆代被捉中原人的後代,而且大多是胡漢混血。老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把他們遷到藍池,怕是會有隱患。依我看,不如從內地遷移流民過來更穩妥。”
他心裡始終對混血人口有些顧慮,擔心難以管控。
趙岩連忙解釋:
“黃都督有所不知,藍池曾是胡城,周邊韃子重兵環繞,虎視眈眈,內地人聽聞那裡的局勢,根本不願前往。而固原人長期生活在邊境,早就適應了胡城的生活,遷移過去阻力會小很多。”
他拿捏了一下詞語,繼續說道,
“而且藍池已有不少軍士與可薩女子通婚,譚都督向來不在乎血統,實在不行,統一父係認同也就行了。”
黃崇聽著覺得頗有道理,再加上他早就把義弟吳三桂囑托的“防止譚威做大”拋到了腦後,便順水推舟讚同道:
“你說得在理,就按譚都督的計劃辦吧。”
趙岩連忙道謝:
“多謝黃都督支持,接下來我會先核實人口,然後貼出告示告知遷移事宜。”
黃崇笑著提議:
“中午再邀上謝蘊、聶超彬等將軍,咱們共飲慶功酒,一來慶祝掃蕩可薩殘敵的勝利,二來也算為你踐行。”
他心裡打著主意,借此機會在西北譚氏一係中留個善緣,日後也好相互照應。
趙岩拱手應道:
“多謝黃都督美意。”
告辭回營後,周赫立刻上前稟報:
“將軍,固原的人口名冊已經全部譯為漢字,共計六千三百一十二戶,兩萬四千二十八人。”
趙岩點了點頭,吩咐道:
“你立刻安排軍士按名冊逐戶核實,凡是有漢人血脈的,都納入遷移範圍。遇到族籍不明的,就人為定為父係漢族。記住,核實過程中絕不能暴露真實意圖,免得引起恐慌。”
周赫拱手應道:
“屬下明白,這就去安排。”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