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平塘州之戰,譚威幾乎精銳儘出,除留下部分守軍鎮守營州及各重要據點外,命趙岩率領六千兵力從雉雞峽出兵,負責牽製可薩涵部的側翼兵力,自己則親率一萬主力人馬,從東麵穩步逼近可薩涵部的核心區域。
出兵前譚威召集將領們議事,指著地圖上的赤河沿岸說道:“可薩涵部倚重騎兵,定會選擇開闊地帶與我軍決戰,赤河衝積平原便是絕佳戰場。趙岩你需牢牢守住雉雞峽,不讓敵軍騎兵繞後,我率主力正麵牽製,待時機成熟再行合圍。”
眾將齊聲領命,眼中滿是戰意。
可薩涵對圭聖軍的動向早有察覺,他通過斥候得知譚威大軍壓境,心中雖有忌憚,卻也有自己的盤算,為給全族遷往西海爭取足夠時間,他決定集中兵力正麵阻擊。
可薩涵迅速調集近兩萬主力部隊,同時另派三千騎兵駐守雉雞峽以北,形成犄角之勢。
他站在營帳內,對著麾下將領們沉聲道:“圭聖軍來勢洶洶,但我軍騎兵優勢明顯。此戰咱們就在赤河岸邊列陣,若能擊退敵軍,便暫緩遷移,若戰敗,立刻全族遷往西海,西海三族實力薄弱,我部可戰之兵超三萬,到了那裡定能立足。”
將領們紛紛應和,帳內充滿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月初塘州五十裡外的赤河衝積開闊地,塵土飛揚,兩軍三萬餘人馬在此相遇。
譚威所率的一萬圭聖軍多為身經百戰的老兵,戰力強悍。
他下令全軍以乾軍、艮軍、坎軍為核心,迅速列成“雁型空心陣”,這是在傳統雁行陣基礎上改良的變陣,既能發揮雁行陣的側翼包抄優勢,又能憑借空心陣的縱深抵禦騎兵衝擊。
士兵們迅速調整陣型,盾牌手在前組成堅固防線,弓弩手與連弩車部署在陣中,騎兵則隱蔽在兩翼待命。
對麵的可薩軍則排出傳統的騎兵方陣,戰馬嘶鳴,刀光閃爍,氣勢逼人。
雙方遙遙對峙,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殺氣,風掠過赤河河麵,掀起陣陣波瀾,大戰一觸即發。
對峙陣前,圭聖軍的“雁型空心陣”是圭聖軍的大殺器,陣形錯落有致,透著一股嚴整的殺氣。
頡永羌率領的乾軍作為雁頭,穩穩地頂在最前方,士兵們緊握手中武器,徐悠統領的艮軍與杜博帶領的坎軍則作為藏於雁頭之後的左右翼,悄然蟄伏,隨時準備包抄支援,譚威親自率領五百親衛居於陣中,作為整個陣形的“雁眼”,掌控全局。
他胯下的青塘虎駒似乎察覺到戰場的緊張氣氛,不安地刨著蹄子,譚威輕輕拍了拍馬頸,低聲安撫:“彆急,好戲還沒開始。”
戰馬像是聽懂了一般,漸漸平靜下來,隻是鼻孔中仍不時噴出白氣。
陣中左側,蔡狗剩等五十名神箭手一字排開,手中緊握著繳獲的竹牛弓,這弓拉力強勁,射程遠超普通弓箭,是對付騎兵的利器。
蔡狗剩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眼神緊緊盯著對麵的可薩軍騎兵,心中默念著譚威傳授的射箭要訣,手指不自覺地搭在箭囊上,隨時準備射出致命一擊。
而在譚威身側,四位全身紅衣紅甲的神秘親衛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背樣式奇怪的火銃,槍身黝黑,透著一股冰冷的金屬質感,四人站姿筆直,如同一尊尊雕像,沉默地守護在譚威周圍。
隨著兩邊展開架勢,可薩軍陣營中響起一陣急促的號角聲,“嗚,嗚,”的號角聲劃破長空,緊接著一隊約三百人的可薩騎兵催馬揚鞭,朝著圭聖軍左翼疾馳而來,馬蹄踏在地麵上,發出“咚咚”的巨響,卷起漫天塵土。
譚威目光一凝,厲聲下令:“左翼注意,擺防守陣形,弩手上箭!”
軍令迅速傳遍陣中,徐悠率領的艮軍立刻行動起來,盾牌手快速上前組成盾牆,弩手們則迅速上好弩箭,箭頭斜指天空,瞄準衝來的騎兵。
作為雁頭的乾軍本就是戰車營,此次出戰雖僅帶來一百五十輛戰車,卻都是精心準備的戰力核心,其中五十輛戰車上裝載著田大哈父子打造的西蜀連弩,每架連弩都已調試完畢。
箭槽中整齊排列著特製弩箭,其餘一百輛非連弩戰車則主要用於運兵與護營,此次暫不參與正麵作戰。
為增強步軍防護,每輛戰車都配備了兩塊可快速組裝的簡易拒馬,隻需將拒馬支架展開固定,便能形成一道有效的騎兵屏障。
乾軍經過擴編後,戰力已今非昔比,麾下不僅有五百名專職連弩兵,負責操控戰車上的西蜀連弩,還有一千名特製弩手,每人配備弩、弓、刀、盾四種武器,可根據戰場形勢靈活切換作戰方式,更有一千名陌刀手,身著新打造的重甲,手持長達丈餘的陌刀,專門用於破解騎兵衝鋒。
此刻連弩兵們已轉動連弩方向,對準衝來的可薩騎兵,特製弩手們也將弩箭上弦,嚴陣以待。
其實譚威手中並非沒有熱武器,田大哈父子在打造連弩的同時,也協助軍械營嘗試改良火銃,隻是他對火藥武器的使用始終持謹慎態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次對付可薩軍,譚威更多的是想借此機會鍛煉圭聖軍的冷兵器作戰能力,讓士兵們在實戰中熟悉新陣型與新裝備的配合。
他認為熱武器尚未成熟,貿然暴露不僅可能被敵軍仿製,還可能影響士兵對冷兵器作戰技巧的錘煉,因此決定暫時隱藏熱武器的實力,僅讓四位紅衣親衛攜帶火銃作為應急手段。
在譚威看來,眼下最重要的是通過與可薩軍的實戰練兵,為日後更大規模的戰役打下堅實基礎,熱武器非成熟不暴露。
此時士兵們兩人一組,迅速將戰車攜帶的拒馬支架展開、用鐵銷固定,再將帶有尖刺的橫木安裝到位,整套動作行雲流水,這是他們連日來反複訓練的成果,隻為在實戰中能以最快速度構建防線。
當可薩騎兵逼近的消息傳來,頡永羌一聲令下:“布拒馬!”
乾軍士兵們立刻推著組裝好的拒馬向前,短短片刻便在陣前布下四層交錯的拒馬防線,尖刺朝著敵軍衝鋒的方向,如同一道鋼鐵荊棘牆,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