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忖了下,詳細解釋起具體辦法,“就以養馬為例,一匹母馬三年可繁殖兩駒,若農戶從官府借五匹母馬,三年後需上交兩匹駒馬給官府,剩餘八匹則歸農戶所有;牛羊的借養也可照此辦理,按比例上交幼畜即可。如此循環往複,不出數年,羥縣定能實現牛羊馬滿草場的景象。”
馬玉越說越興奮,語速也漸漸加快:“屆時咱們不僅能為圭聖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百姓還能兼合種地牧羊、興旺皮貨增加收入,日子定會越過越紅火。而且大規模的畜牧產業還能帶動皮革、肉食加工等副業發展,讓羥縣成為西疆的富庶之地。”
他沉浸在自己描繪的藍圖中,仿佛已經看到了羥縣牧場上萬馬奔騰、牛羊成群的熱鬨景象。
談及畜牧,馬玉不由得想起此前在西南時偶爾吃到的烤羊,那外焦裡嫩、香氣撲鼻的滋味讓他至今難忘。
他下意識地咽了咽口水,眼神中閃過一絲向往,嘴角也不自覺地微微上揚,譚威將這一細節看在眼裡,心中頓時了然,笑著打趣道:“馬先生方才還在暢談畜牧之策,怎麼突然咽起口水來了?莫不是想到了牛羊的美味?”
被譚威點破心思,馬玉臉上瞬間泛起紅暈,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笑道:“都督慧眼如炬,屬下確實是想到了烤羊的滋味。屬下久居西南,難得吃到鮮美的羊肉,如今想到羥縣日後牛羊成群,便忍不住有些嘴饞了。”
他的坦誠與率真讓譚威也忍俊不禁,原本嚴肅的議事氛圍變得輕鬆起來。
譚威自己也不由得聯想到炒羊肝的嫩滑口感,心中暗笑,看來美食果然是人人都無法抗拒的誘惑。
陸惟君見狀,連忙笑著參合:“馬先生不必難為情,都督也是個地道的美食家,平日裡也常念叨各地的特色吃食。今日難得相聚,不如就留下一起嘗嘗軍中的開水白菜與烤羊,也讓先生品鑒品鑒咱們圭聖軍的夥食。”
這番話既給了馬玉台階下,又拉近了幾人間的距離,馬玉連忙順勢點頭,尷尬的神色才漸漸褪去。
譚威看著馬玉的隨和不羈,眼中帶著笑意,隨即誠懇地說道:“馬先生學識淵博,對河西事務又頗有見解,不知是否願意隨侍在我身邊,協助處理西疆政務?”
此言一出,馬玉先是一愣,隨即心中狂喜,能在都督身邊任職,不僅是對自己才能的認可,更是難得的施展抱負的機會。
陸惟君雖心中不舍馬玉這位得力助手,但也非常清楚譚威身邊更需要這樣的人才,隻能笑著點頭:“馬先生能得都督賞識,是你的福氣,莫要辜負都督厚望。”
馬玉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半推半就地拱手應道:“屬下願為都督效犬馬之勞!”
至此馬玉正式從一西南破落秀才成為了圭聖軍的文職軍官,馬玉一陣唏噓,強忍著淚水,不過情緒平複後,馬玉想起一件要事,神色嚴肅地說道:“都督,此次圍城的馬賊中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我們在清理戰場時,搜出了幾封漢字家信,還有部分士兵的服飾也格外特彆,不像是典型的滿清或蒙古裝束。”
譚威聞言,心中泛起疑惑,連忙讓馬玉取來那些家信和服飾查看。
展開家信,上麵的漢字書寫工整,內容多是思念家人、詢問家鄉情況的話語;再看那些服飾,款式簡潔,布料雖粗糙卻裁剪規整,確實與常見的異族服飾不同。
譚威眉頭微皺,疑惑道:“這些強悍的馬賊竟有中原的識字人物,實在有些不對,而且人數看起來還不少,這不是一個正常現象。”
陸惟君在一旁回憶著補充道:“這支服飾迥異的隊伍在戰鬥中極為悍勇,大部分都戰死或隨哈什納突圍了,目前隻俘虜了二十餘名受傷士兵,且蘇醒的俘虜都拒不招供,嘴硬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譚威決定親自去看看這些俘虜,便對陸惟君和馬玉說:“走,咱們去野戰醫部瞧瞧這些俘虜,或許能發現些線索。”
三人來到野戰醫部的俘虜關押處,隔著柵欄望去,隻見四名俘虜穿著漢式交領衣衫,而非滿清常見的廣子衫,但卻是一種頗為古樸的漢服,且他們都是典型的漢人相貌,眉眼清秀,並非滿清的陰衰的通古斯麵容。
陸惟君故意走上前,假意斥責道:“你們這些叛逆,竟敢勾結馬賊侵擾我大明疆土,還不快快招供背後主使!”
話音剛落,一名俘虜猛地抬起頭,怒目圓睜地瞪著陸惟君,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卻依舊一言不發。
譚威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思緒翻騰,他此前在西疆與多個部族打過交道,知曉不少異族為了方便交流,都會學說中原話,甚至穿中原服飾。
可這些俘虜無論相貌還是服飾,都與漢人相似,卻出現在滿清軍隊中,但卻又不是八旗序列,實在令人費解。
想著想著,他竟順勢聯想到後世社會的英語學習現象,許多非英語相關專業的學生、職場人士,為了升學、職稱考試,都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學習英語,即便日後工作中用不上,也不得不為了過級而埋頭苦讀。
想到這裡,譚威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這種不合理的製度,不知讓多少英語學習者陷入無奈與迷茫,就像眼前這些身份不明的俘虜一樣,看似是某個崇尚華夏文化的部族,但是學得漢字和儒家禮儀卻用來當蠻夷的炮灰,似乎有些可笑。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