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卸甲歸朝一_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1章 卸甲歸朝一(1 / 2)

羥縣大戰塵埃落定,滿清軍殘部如喪家之犬般丟盔棄甲退守燕山以北,沿途散落的盔甲、兵器與糧草綿延數裡,狼狽之態儘顯。此戰慘敗的消息如風般席卷漠南草原,徹底打破了各部族對滿清的臣服。

合束、同羅等實力較弱的部族率先反應,緊急派遣使者帶著精心籌備的厚禮,數百匹健壯的戰馬、上千斤風乾牛羊肉以及色彩斑斕的獸皮,晝夜兼程趕赴營州,見到譚威時恭敬跪拜,言辭懇切地懇請歸附。

察哈爾、土默特等根基深厚的大族雖未派使者親赴營州,卻也通過邊境貿易渠道傳遞出明確的善意信號,不僅全麵停止了與滿清的鹽鐵、糧食交易,還主動清剿了境內依附滿清的殘餘勢力,以實際行動默認了圭聖軍對內蒙走廊的絕對掌控權。

至此從黃河北岸一直延伸到戈壁邊緣的廣袤漠南地域,儘數匍匐在圭聖軍的五色旗下,這條連接滿清腹地與西域的戰略要道,終於牢牢掌握在譚威手中。

遠在盛京的皇太極聽聞齊爾朗率領的數萬八旗精銳全軍覆沒,氣得當場嘔出一口鮮血,臥病在床多日不起。病榻之上,他強撐著虛弱的身體,緊急下令從遼東各旗抽調兵力,全力填補遼北防務空缺,生怕圭聖軍趁勢北上直逼盛京。

可此時的滿清軍中,早已不複往日的團結一心,派係裂痕日益明顯。自多爾袞戰死、齊爾朗戰敗失勢後,八旗內部各旗主與將領為爭奪有限的軍權明爭暗鬥,互不相讓。不少將領為了在滿清占據勢力,竟刻意避開明軍的鋒芒,專挑草原上毫無抵抗能力的弱小部落下手,屠殺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後,割下首級冒充戰功上報朝廷。

皇太極雖洞悉這些將領的卑劣行徑,卻因身體日漸衰弱、無力整頓軍紀,隻能無奈默認這種自欺欺人的鬨劇,清軍隊的整體戰力與軍心士氣,在無休止的派係內耗中悄然下滑。

譚威獨自立於營州城樓的了望塔上,望著漠南草原方向綿延不絕的天際線,心中卻沒有絲毫大勝後的喜悅,反而充滿了難以言說的憂慮。

他最初製定的戰略計劃,僅僅是肅清晉北地區那些依附滿清的漠南部族,削弱滿清的側翼羽翼,鞏固羥縣一線的防禦陣地,從未想過能一舉擊潰數萬裝備精良的八旗軍,意外平定整個漠南。這份遠超預期的戰果,在他看來並非全然是好事,崇禎皇帝素來對手握重兵的邊將心存猜忌,如今自己掌控著漠南千裡疆土與數萬精銳,難免會引起朝廷的忌憚與懷疑。

為了化解這潛在的危機,譚威連夜在書房提筆寫就奏折,字斟句酌地稟報羥縣之戰的經過,在措辭上刻意將此戰描述為“滿清裹挾漠南蒙古數萬之眾大舉來犯,圭聖軍將士在羥縣固守後試探出擊,憑借敵軍內部矛盾,曆經數日挑撥巧戰,才僥幸擊退敵軍,保全北疆”,巧妙弱化了主動出擊的戰略意圖,著重強調此戰的被動性與敵軍的內部衝突,隻求能讓朝廷放下對自己的戒備之心。

奏折送走後,譚威並未留在營州府衙靜養,而是親自率領一支親兵衛隊啟程,前往營州、塘州、羥縣等剛收複或鞏固的重要城池巡視。

每到一地,他首要之事便是前往陣亡將士的墓園,在刻滿犧牲將士名字的巨大石碑前,親手點燃三炷香,肅立良久,輕聲向英靈們訴說著漠南平定的消息,告慰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隨後又會深入傷殘軍士的營房,挨個看望受傷的士兵,親手為他們發放撫恤金和慰問品,握著那些布滿傷痕、甚至失去肢體的手,反複叮囑隨軍醫官務必悉心照料,讓他們能安心養傷、早日康複。

除了這些收心之舉,譚威心中確也真實的敬重老卒,他清楚的明白今日的勝利來之不易,每一寸土地的背後,都是無數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這場巡視前前後後持續了整整一個月,直至各地的防務部署、將士撫恤以及地方治理等各項事宜全部安排妥當,他才帶著滿身疲憊返回營州。

回到營州大營不過幾日,駐府便傳來了令人欣喜的消息,穆萊順利誕下一名女嬰。譚威得知消息後,平日裡總是緊繃的臉上瞬間露出了罕見的柔和笑容,他第一時間從軍營回內院產房,小心翼翼地走到床邊,看著繈褓中那個閉著眼睛、粉嫩可愛的小生命,心中充滿了初為人父的喜悅與激動。

想起自己前三個子女出生時,都因在外領兵征戰而未能親近,他心中滿是對家人的愧疚。這一次他算是正經的待產而守,早已為女兒取名“譚薇薇”,寓意著平安、順遂與溫柔,希望女兒能在遠離戰火的和平環境中健康快樂地長大。

為了彌補對家人的虧欠,譚威當即下令閉門謝客,軍中的各項軍事要務暫時托付給徐悠、趙國強等幾位心腹將領,地方上的民政事務則交由章斐等得力文官打理。

自己則全心全意地留在府中,親自照料產後的穆萊和剛出生的女兒,享受著這份難得的溫馨與寧靜時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這份平靜的日子僅僅維持了三天,這天午後,機密處的負責人神色匆匆地來到府中,將一份密封嚴實的密報呈送到譚威手中。

譚威心中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他迅速拆開密報的封蠟,展開信紙,目光快速掃過紙上的內容,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凝重,手中的信紙也因用力而微微褶皺變形。

密報清晰地顯示,崇禎皇帝已下定決心,欲下旨調他回朝擔任閣臣,接替告老還鄉的周延儒,而他目前擔任的圭聖軍總兵,營州都督一職,則將由趙岩接任。機密處送來的另一份情報格外刺眼,吏部已正式下發文書,調派劉玄初前往吳三桂帳下擔任主簿一職。

劉玄初在羥縣的政績早已傳遍圭聖軍轄區,自羥縣大戰硝煙散儘,他臨危受命主持當地民政,第一件事便是帶領百姓清理戰場廢墟,隨後著手修繕被戰火損毀的城牆,那些坍塌的城垛在他的統籌下,不到三個月便重新築起,甚至比戰前更加堅固。

他還親自走遍羥縣的田野溝壑,規整荒蕪的田地,劃分出灌溉區域,組織民力疏通淤塞多年的溝渠,引黃河支流的水灌溉農田。更從營州引入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與糧種,手把手教百姓改良種植方式。

經他經營一段時間,羥縣便徹底擺脫了戰後的殘破景象,市集上攤位林立,商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田野裡隨處可見耕作的農夫與牛群。就連孩童們也能在村口的空地上嬉戲打鬨,百姓們提起劉玄初,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家中甚至供奉著他的長生牌位。

在圭聖軍的兩年時光裡,劉玄初從未將自己局限於文官的身份,每天天不亮便與將士們一同參與晨訓,紮馬步、練騎射、習武藝,即便汗流浹背也從不鬆懈。

他與其他文官相互切磋,共同進步,逐漸從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成長為騎射嫻熟、能提刀上陣的文武兼備之士。他的才乾與勤勉被譚威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僅將羥縣這一戰略要地交給他治理,更在諸多軍政大事上與其商議,把他當作最得力的腹心謀臣。


最新小说: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