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這邊!”
韓春友手中舉著旗子,大聲嚷嚷著:“從這裡開始,到南邊二十丈位置,線拉直一點!”
“這一帶的地基,要打牢固一點!”
“這一次,咱們的作坊麵積擴大了很多倍,要記著都給我認真對待!”
韓春友一邊規劃著地基,一邊叮囑著。
在他的指揮下,建築隊的工人們,熟練地將白石灰粉,灑在地麵上。
勾勒出地基的雛形。
一旁的工人指揮著,沿著白石灰線,開始挖掘地基。
另一邊,李木勺也帶著人,在地麵上畫出水渠的大概走向。
“這邊水渠窄一點,到時候水流就會急促一些。”
李木勺伸手指著地麵,開口道:“安裝水車後,水車也就轉得更快了!”
“正好前麵就是作坊區,這次設計得更合理了!”
整個區域,一片熱火朝天。
所有人都在忙碌著。
看著忙碌的眾人,秦牧也樂於當甩手掌櫃。
來到後山上,秦牧也忙碌完了。
所有的物資,全都一次性補充完畢。
站在一處大石頭上,秦牧舉目四望,看著山下的村莊,以及熱火朝天的工地。
與一年多以前相比,已經大變樣子!
村莊內,原本破敗的房屋,幾乎快要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青磚青瓦的小院,整整齊齊,坐落有序。
道路寬敞,路上行人往來如織。
一些臨街位置,還開了一個個店鋪。
大江南北的物資,都在這裡交彙。
現如今的三岔溝村,已經遠超北正店集市,甚至某些方麵,比縣城還要繁華了!
譬如說,遠處那幢高樓——天上人間!
在村外,一排排大房子林立著。
這些地方,是作坊區域。
現如今的秦牧麾下,有製糖作坊、榨油作坊、紡織作坊、鐵器作坊、木匠作坊、釀酒作坊……
產業很多,幾乎快要囊括了百姓日常所需的方方麵麵了!
“再過一段時間,西邊的作坊區域,就要連成片咯!”
秦牧滿臉開心地說道:“紡織產業,全部遷移到這邊。到時候,從棉花到棉線、棉布、棉衣、棉服、棉被等,形成一條龍產業鏈!”
“短期目標,在年前達到日產三千匹棉布!”
“等到年後開春,達到日產八千匹棉布!”
“除了咱們自己生產棉衣、棉被,還可以向外麵銷售棉布!”
“以後,棉紡產業就是咱們的支柱產業!”
聽著秦牧的豪言壯語,身邊的蘇芸兒挽著秦牧的胳膊,開口詢問道:“夫君,那咱們的棉花能不能跟得上啊?”
“沒事,跟得上!”
秦牧大手一揮,直接說道。
現如今的靈泉空間內,已經有四百餘畝良田了!
其中,棉花地有兩百畝,輪播。
蔬菜地,十畝。
養雞場,五畝。
養鴨場,十畝。
養豬場,十畝。
養牛場,二十畝。
兔子場,五畝。
水塘,十畝。
甘蔗地,二十畝。
小麥地,二十畝。
大豆地,二十畝。
小米地,三十畝。
水稻地,四十畝。
糧食作物平均十天左右的成熟期,進行輪播,各種糧食平均每天都能收割兩三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