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所到之處,皆是殘肢斷臂,鮮血染紅了大地!
韃靼騎兵們驚恐絕望地嘶喊著!
戰馬受驚狂奔,在混亂的陣中橫衝直撞,進一步加劇了陣營的混亂!
他們這才真切地領略到什麼叫做毀天滅地!
在大明軍隊強大的炮火攻擊下,他們的驕傲與野心被瞬間擊得粉碎!
在炮火的轟鳴聲中,戚繼光密切注視著戰場的局勢。
而城下的韃靼軍隊,在混亂中開始逐漸組織起防禦,但他們的陣腳已亂!
此時,宣府城中的明軍士氣大振。
紛紛摩拳擦掌,等待著戚繼光下達下一步的進攻命令!
戚繼光佇立在宣府城頭,瞪著一對血絲的眼—。
他每天隻睡4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指揮作戰。
連吃飯都是在城頭上吃的。
除非,他將城外韃靼騎兵的一舉一動儘收眼底。
經深入考量,戚繼光最終還是做出了放棄出城殲滅韃靼騎兵的決定。
他對宣府守軍的野戰能力實在沒有底氣。
這些守軍不是他的軍隊。
大明騎兵出關作戰,距離上一次都已經是快100年了。
倘若選擇在城外與韃靼騎兵展開決戰,此刻的韃靼騎兵已然陷入背水一戰的絕境。
必將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鬥意誌。
這些韃靼騎兵自幼在馬背上長大,騎射功夫精湛,本就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而當他們身處絕境時,戰鬥力更會提升不少。
反觀宣府守軍,多年來養尊處優,未經太多實戰磨礪。
若貿然出城野戰,恐一觸即潰。
如今據守在宣府城,占儘優勢。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皆安置了威力巨大的大炮,
明軍可以憑借這些火炮對城外敵軍進行猛烈轟炸,以逸待勞。
如此一來,好處便是韃靼騎兵麵對堅城和炮火,隻能望城興歎。
他們試圖靠近城池,卻會遭到火炮的無情轟擊。
想要圍城,又完全突破不了明軍的防禦。
待他們糧草消耗殆儘之時,自然就會因補給不足而被迫退兵,不戰自退。
不過,這種策略也存在明顯的弊端——無法將這二十萬韃靼騎兵徹底殲滅,。
對於戚繼光而言,他當然想一舉殲滅城外這20萬韃靼騎兵,立下不世戰功。
可現實卻讓他不得不麵對無奈的選擇。
畢竟想要在短時間內把宣府軍隊訓練成精銳之師,這是不切實際的。
哪怕是戚繼光從南方帶來的這十萬軍隊,也唯有在小王爺的率領下。
才能變成一群嗷嗷叫的“惡狼”。
看來,隻能耐心等待小王爺下達下一步的命令。
……
宣府城外,朔風凜冽。
韃靼小王子阿爾倫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糾結,頹廢!
這場攻城之戰已經持續了多日,每一天都伴隨著慘烈的廝殺與無儘的傷亡。
韃靼士兵折損慘重,傷亡人數早已超過五千。
軍隊士氣也如這寒冬的溫度,愈發低迷。
士兵們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勇猛與自信,取而代之的是疲憊、恐懼與迷茫。
更為棘手的是,軍中糧草即將告罄。
看著那所剩無幾的糧草,阿爾倫不禁暗自懊悔。
此番他將所有主力儘數集結,孤注一擲地攻打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