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有慶聽完,略作思索,心中暗自權衡利弊。
殺錢寧,確實能除去朝廷一大隱患。
此人在朝中飛揚跋扈,早已引起公憤。
而調派神機營前往宣府和大同鎮守,也能加強邊境防禦,鞏固大明的邊防。
隨後說道:“大將軍王,下官以為此事似乎可行。”
“待下官回去向內閣如實稟報,很快便會將內閣的答複告知您。”
錢有慶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擅自也無權做主。
朱厚熜微微頷首示意,隨後便讓錢有慶返回。
對於朱厚熜而言,之所以要把戚繼光調來。
是讓戚繼光去攻打寧王,而自己則穩坐京師。
倘若楊廷和能依言殺了錢寧,並且調撥走十萬神機營。
那自己在京師的軍事力量便占據了絕對優勢。
若是內閣不答應,屆時調來戚繼光所率的宣府兵馬,攻打京師的把握也會更大幾分。
從宣府到京師,急行軍,騎兵也隻需三天。
……
內閣堂會,氣氛凝重如鉛。
錢寧被扣押在這封閉的空間內,已然多時。
此刻的他,像是一頭被困的野獸。
而堂外,是他那些死心塌地的死黨。
他們一個個神情緊張,與支持內閣的神機營形成劍拔弩張的對峙之勢。
雙方劍出鞘、弓上弦!
稍有不慎,便是一場惡戰。
整個內閣都將被卷入這血腥的漩渦之中。
錢有慶匆匆趕回宮中,一路小跑。
他將朱厚熜所提的條件如實相告。
內閣諸臣聽聞之後,麵色各異。
權衡利弊之下,也隻得無奈答應。
相較於錢寧,寧王朱宸濠,讓朱厚熜臨朝稱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
內閣中,除了楊一清,多數朝臣內心其實更傾向於迎駕建昌府的莊王朱佑檳。
他們認為莊王性情溫和,待人寬厚,素有賢名,容易控製。
可此刻,外有朱厚熜兵臨城下,內有錢寧黨羽咄咄逼人。
錢寧傾向於迎駕寧王。
扶持朱佑檳已全然沒有實現的可能。
朱厚熜所提條件之中,最為棘手的便是殺錢寧。
內閣首輔楊廷和頭痛不已。
若真的殺了錢寧,紫禁城必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錢寧身邊,東廠廠公曹正淳、西廠廠公雨化田、錦衣衛指揮使傅殿舉,哪一個不是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
他們在朝中黨羽眾多,勢力盤根錯節。
若錢寧一死,他們瘋狂反撲。
好在神機營指揮使衛尊,一心向著內閣,成為了製衡東廠,西廠的關鍵力量。
衛尊出身將門,祖輩皆在神機營任職。
他襲爵之後,掌管神機營長達十二年之久。
這十二年裡,相繼督領果勇營,曆掌右軍、後軍都督府事。
若不是有他在,以錢寧等人的勢力,恐怕整個內閣早已灰飛煙滅。
……
在僵持局麵持續到第三天時,風雲突變,局勢終於迎來了驚天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