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率軍圍住京師之時,朱厚熜就從戶部尚書錢有慶那裡摸清了朝堂的局勢。
楊廷和與楊一清,內閣上的“兩條羊”表麵一團和氣。
實則為了爭權奪利,早已水火不容。
內閣首輔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哪個大臣不眼饞?
“陛下,微臣早在三年前就對吏治有所洞察。”
“來養心殿的路上,臣已吩咐管家將之前備好的奏折送來,請陛下禦覽。”
劉健言罷,便從寬大的袖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奏折,雙手恭敬地呈上。
楊廷和與楊一清聽聞劉健此言,心中皆是一動,二人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劉健。
眼中均滿是探究之色,心中暗自揣測,這份奏折裡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內容?
而更讓他們費解的是,這位剛剛登基的少年天子,為何對劉健如此另眼相看?
朱厚熜神色平靜,微微抬手示意王永。
王永心領神會,快步上前,從劉健手中接過奏折。
而後小心翼翼地展開,呈到朱厚熜麵前。
朱厚熜看著奏折,隻見奏折內容雖不繁雜,卻條理清晰。
主要詳述了當今朝堂上各大派係的勢力格局,字裡行間,滿是對這些派係相互傾軋、禍亂朝綱行徑的痛斥。
奏折尖銳地指出,正是這些亂象,如毒瘤一般,致使帝國墨守成規、萎靡不振。
這份奏折其實在朱厚照在位時便已寫就,隻是當時種種原因,未曾呈遞上去。
朱厚熜細細看完奏折,微微抬眸看向劉健,開口問道:
“劉愛卿,這份奏折朕留下了,你還有什麼想奏明的?”
此言一出,在場的三位重臣皆是心中一緊,一種忐忑不安的情緒瞬間蔓延開來。
隻因朱厚熜並未明確表露對這份奏折的態度,是讚賞還是貶斥。
這讓三位久在朝堂的老臣,心中都沒了底。
劉健倒也沒有過多猶疑,隻見他對著朱厚熜恭敬地躬身一拜,道:
“陛下剛剛登基,宜大赦天下,以彰顯皇恩浩蕩,同時確定年號,昭示新朝開端。”
“此外,內閣也亟需變法,明確內閣諸臣的職責與地位,如此方能政令暢通,朝堂清明。”
朱厚熜微微頷首,開口道:
“大赦天下與確定新年號,這都不是難事。”
“前者,明日便頒布施行!”
“至於年號,朕已決定,就叫嘉靖,自明日起啟用。”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目光如鷹隼一般依次掃過三位大臣,道:
“朕此刻更想聽聽,三位愛卿對當下吏治凋敝的狀況,有何見解?”
這一刻,養心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
三位大臣深知,新帝的這一問,或將開啟大明王朝吏治變法的朝堂風暴!
朱厚熜言罷,便吩咐王永搬來三把椅子。
王永領命,不多時,三把椅子便穩穩地擺在了楊廷和、楊一清與劉健三人麵前。
緊接著,王永拿起桌上的茶壺,為三人各斟上一杯祁門紅茶。
紅色的茶湯,在杯中輕輕晃動,散發著馥鬱的香氣。
這一舉動,讓三人頓時誠惶誠恐,手足無措。
還未等他們從這巨大的震驚中緩過神來。
朱厚熜又平靜地下令讓養心殿內所有侍衛、宮女和太監儘數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