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手段強硬、霸氣冷冽,她已領略過。
若是此時還與蔣太後起爭執,無疑是以卵擊石。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收起往昔鋒芒,有些討好的與蔣太後相處。
今日,蔣太後與張太後特意趕來,她們心中滿是對初次朝會的關切。
朝堂之上,權力鬥爭錯綜複雜,小皇帝恐怕難以壓製文武百官。
於是,她們一心要前往宣政殿為朱厚熜站台,以太後的威嚴為他增添底氣。
可朱厚熜大手一揮,道:
“二位太後不必操勞,且回後宮安心歇息吧。”
“好吧,那陛下一切自決。”
蔣太後,張太後看到皇帝態度如此堅決,便沒有堅持,隨後離開。
兩宮太後離開之後,朱厚熜用宮內特製的牙粉洗漱。
洗漱完畢,又淺嘗了幾口精致點心。
才坐上龍輦,從養心殿朝著宣政殿進發。
兩座大殿之間相隔三裡,龍輦在禦道上需耗費一刻鐘。
此刻,廣場上,文武百官早已整齊列隊,個個神色恭敬。
但今日的情形,卻透著一股異樣的氣氛。
眾多官員滿心疑惑,驚悚,工部尚書李穗更是如此。
早春二月,料峭春寒。
可李穗的額頭卻不斷滲出豆大的汗珠,冷汗順著臉頰滑落。
隻因他赫然發現,工部官員竟少了許多。
其實,昨晚他便通過自己的秘密渠道得知,工部有不少人被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帶走。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被帶走的人數如此之多,級彆還這般高。
他暗自估算一番,從工部侍郎到工部員外郎,足足被抓走了十人!
要知道,過去一百多年間,工部因獲罪被抓的官員,加起來都未曾超過兩個。
可如今新皇甫一登基,便對工部痛下狠手。
這無疑預示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即將洶湧來襲。
這風暴一旦掀起,工部乃至整個朝堂都將麵臨巨大的變革。
自己的命運也將被卷入其中,吉凶未卜。
李穗心懷忐忑,偷偷抬眼,朝站在身前的幾位內閣重臣望去。
隻見楊廷和、楊一清二人眼神深邃而內斂,讓人難以捉摸其內心所想。
這兩位皆是老謀深算的官場“老狐狸”,早已練就了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
而剛剛進入內閣的劉健,臉上卻滿是抑製不住的喜色。
他初入內閣,便看到新皇的雷厲反貪,滿心歡喜。
比劉健還要高興的,當屬戶部尚書錢有慶。
李穗並不知,此前錢有慶一直為國庫空虛而憂心忡忡。
沒想到一夜之間,數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湧入國庫。
如此一來,帝國諸多事務便有了著落。
怎能不喜形於色?
李穗越看,心底的驚疑便愈發濃重。
他與戶部尚書錢有慶同屬一個派係,更是楊廷和的門生。
在這個講究師門傳承與派係抱團的官場生態中,這般驚天動地的消息,楊廷和竟絲毫沒有提前向他透露。
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楊廷和對他有所保留,還是背後隱藏著更深的謀劃?
李穗的心中像是被一塊巨石壓住,各種猜測在腦海中交織翻湧。
不光是李穗,其他文武百官也敏銳察覺到氣氛的異樣。
他們原本整齊排列,神色恭敬,此刻卻忍不住偷偷打量四周。
驚愕地發現,廣場四周不知何時多出了許多士兵。
以往,此類儀式皆由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錦衣衛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