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想到此處,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憤懣。
這些大士族,平日裡儘享榮華富貴,卻絲毫不顧國家社稷的興衰。
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肆意斂財。
全然將朝廷律法與百姓疾苦拋諸腦後。
若依著他心中那最直接、最痛快的想法,定要將這些貪婪成性的大士族連根拔起。
將他們的財富統統充入國庫或者皇家內庫。
可朱厚熜深知凡事皆需權衡利弊,不可操之過急。
“事有輕重緩急,飯要一口口吃。”
他在心底暗自告誡自己,處理這些大士族,還得巧用帝王之術。
思緒一轉,朱厚熜又想到了遍布天下的藩王們。
雖說這些藩王皆是皇家血脈。
但他們就是一顆顆日益膨脹的毒瘤。
這些藩王享受著遠超常人的優厚待遇,一代又一代繁衍下去。
其實現在,帝國一年的稅收已難以支撐他們奢靡的生活開銷。
這關乎國本!
朱厚熜豈會對他們心慈手軟?
不過,還有等曹正淳把所有大士族和藩王的土地調查清楚再說。
但是,發王的每個月給養先減少一成。
看看反應。
誰做出頭鳥,就打誰!
隨後,朱厚熜將視線重新聚焦在係統小地圖上。
東北那片廣袤的土地在地圖上顯得尤為矚目。
朱厚熜腦海裡開始緊鑼密鼓地構思著一座未來大城的輪廓。
選址,無疑是這項宏大工程的關鍵所在。
他的目光在地圖上反複遊移,仔細斟酌著每一處細節。
很快,一處絕佳的位置映入他的眼簾。
此地位於遼東城以北兩百裡處,雖地處偏遠,但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可朱厚熜也深知,這裡麵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後勤補給艱難。
不過隻要軍民一心、上下同欲,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要滅族,先修路。
從遼東修築一條寬闊的官道深入遼北並非毫無可能。
屆時各種馬車便能暢通無阻,物資運輸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朱厚熜抬眸望向窗外,心中默算著時間。
如今正值六月中旬,而東北的氣候特殊,九月末便會天寒地凍。
天氣條件將極大地限製工匠施工。
如此算來,今年可用的工期僅有短短一百來天。
在這一百多天內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城池,幾乎是天方夜譚。
但打下堅實的基礎還是可行的。
首先要能讓戍邊的士兵在入冬前有堅固的營房可住,免受饑寒之苦。
待來年氣候轉暖,再加快工程進度。
城池的建成指日可待。
決心既定,朱厚熜決定將從女真人處繳獲的八十萬兩白銀。
全部投入到這座遼北大城的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