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紫禁城宣政殿內莊嚴肅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近侍太監那尖銳而又洪亮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宣告著早朝的開始。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海瑞身著官服,神色恭敬,躬身從朝臣班列中穩步走出。
“準奏!”
朱厚熜坐在禦座之上,頭戴冕旒,身著龍袍。
“陛下,這一年來,我大明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戰果輝煌。”
“一舉殲滅韃靼三十萬大軍,將整個建州女真部族蕩平,前幾日更是接連剿殺諸多倭寇與交趾海盜,著實揚我大明國威,四方蠻夷無不膽寒!”
話鋒一轉,海瑞眉頭微皺,臉上浮現出憂慮之色:
“可這一係列戰事耗費巨大。”
“如今若再動用國力去攻滅交趾,微臣擔心國庫難以承受如此沉重的負擔啊。”
在海瑞看來,這位年輕的小皇帝著實過於好戰了。
雖說近年來商業逐漸繁榮,給帝國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支撐。
但回想起以往國庫空虛的狀況,海瑞仍是心有餘悸。
若是換做從前,如此頻繁且大規模的戰事,恐怕大明朝早已因財政崩潰而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朱厚熜靜靜地聽著海瑞的陳奏,眼神微微眯起,心中暗自思量:
“海瑞身為禦史台的左都禦史,平日裡主要負責監察百官、整肅風紀,對於整個帝國財政收支的具體細節,怕是並不全然知曉。”
“他今日怎會突然提出這般問題?”
朱厚熜腦海中念頭飛轉。
“要麼是他無意間聽聞了不實的謠言,被誤導了”
“要麼就是背後有人指使,故意借此來試探朕的態度。”
不過,朱厚熜對海瑞的品性還是十分了解的。
海瑞一生剛正不阿、清正廉潔,他所奏之事必然也是基於自己的所見所聞,反映的是實際狀況。
畢竟,攻滅交趾與之前打擊韃靼、女真、倭寇確實大不相同。
滅國所需籌備的物資、調配的人力、謀劃的戰略,都需要做相當周全的準備。
穿越之前,朱厚熜就對朱棣滅交趾那段曆史記憶深刻,個中細節也略知一二。
朱棣登基後的第四年,任命朱能為征南大將軍,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征伐交趾。
對外號稱六十萬大軍,實際上兵力大概在三十萬左右。
可彆小看這三十萬軍隊,為了支撐這場戰爭,整個帝國可謂傾儘全力。
動用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糧草兵器,四分之一的船隻。
更驚人的是,為了保障物資運輸,還調用了八十萬民夫。
在漫長的補給線上,糧草轉運站多達兩千餘個,綿延不絕。
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這場征戰無疑給大明王朝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朱厚熜並非舍不得動用國力去拿下整個交趾。
相反,他有著更為長遠的戰略考量。
在他看來,當下商業和農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
若能讓其進一步發展壯大,積累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