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們手中揮舞著狼銑和戚家刀,狼銑的枝丫如同一把把利刃。
能夠有效克製敵人騎兵。
戚家刀則鋒利無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
戰鼓擂動,黃沙漫天,大明鐵騎如黑色的潮水洶湧奔騰。
所到之處,瓦剌士兵紛紛如同被狂風掃落的枯葉,成片倒下。
瓦剌防線在大明鐵騎的衝擊下,被無情地撕裂開來,好似破舊的布帛。
而這震撼人心的一切,都被遠在京師紫禁城的朱厚熜儘收眼底。
在他腦海小地圖上,王陽明所率領的軍隊布局清晰可見。
隻見軍隊一分為三,如同一把犀利的三叉戟。
一部分由傅應嘉率領,如同一支離弦之箭,直撲危城,成功解救了那岌岌可危的城池;
另一部分則在部將毛楚的帶領下,迅速進城,投入到加強寧夏城防的緊張任務中。
每一個士兵都如同堅固城牆的一塊磚石,穩固著城防。
王陽明則親自率領著5萬精銳,以雷霆萬鈞之勢狂飆突進。
朱厚熜緊盯著地圖,隻見王陽明的軍隊已經巧妙地迂回到了瓦剌軍隊後方。
此時的瓦剌軍隊,早就因為之前的戰鬥建製大亂,人心惶惶,根本沒有察覺到這致命的威脅正在悄然逼近。
畢竟,吐蕃和伊犁的軍隊在先前的交鋒中早就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元氣大傷。
經過這幾日殘酷無比的攻城戰,瓦剌的士兵損耗巨大,疲憊不堪。
而傅應嘉的加入,更是如同在瓦剌士氣的火焰上澆了一盆冷水,讓整個瓦剌的士氣一落千丈。
看著王陽明完美地落實自己的計謀,朱厚熜心中滿是讚許,不禁暗自感歎:王陽明就是王陽明!
隻要謀劃已定,便會不顧一切地去執行,雷厲風行,毫無畏懼。
也正因為如此,前世史書上的王陽明,堪稱是文武兼備的完人。
文,他創立了心學,提出“格物致知”。
武,他曾一舉平定寧王之亂,讓天下震驚,而且徹底根除了贛南粵北的匪患。
朱厚熜滅瓦剌的計謀,說複雜也不複雜,不過是因勢利導罷了!
這個時候,瓦剌的兵馬全部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聚集在黃河下遊。
整個寧夏段占據黃河全長的十五分之一。
黃河水從黑山峽洶湧穿過,由中衛南長灘入境,再從石嘴山奔騰出境。
現在,瓦剌、吐蕃和伊犁的軍隊正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市羅洋這個地方。
這裡是一片低窪之地,曾經是堰塞湖,四周地勢險要。
此刻正值汛期,黃河水滔滔不絕,水位高漲。
隻要挖開廿七都這個關鍵缺口,洶湧的黃河水便會如同脫韁的野馬,傾瀉而下。
徹底斷了瓦剌的後路,讓他們插翅難逃。
……
市羅洋!這片彌漫著硝煙與肅殺之氣的戰場,距離寧夏城整整120裡。
黃沙漫天,殘陽似血!
瓦剌聯軍在仇鉞、傅應嘉的窮追猛打之下,一路倉惶奔逃了100多裡。
大明將士們一路衝鋒,此刻終於停住了腳步,人人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實在是太過疲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