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蘇婉正在整理給雲羅學堂的課本,聞言笑道,“周博士說,這幾日敖風翻的卷宗,全是農桑、水利的,連一眼軍務都沒看。一個心裡裝著百姓的人,不會再走回頭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妃端著一盤新做的點心進來:“說的是。我聽去戶部的小太監說,敖風為了算修水渠的土方量,連著兩夜沒睡,這種勁頭,可不是裝出來的。”
幾人正說著,翠兒匆匆進來:“娘娘,雲羅來的信使說,張奶奶他們聽說要修水利,已經組織了幾百個鄉親,就等開工了!”
蘇婉眼中一亮:“太好了!讓信使告訴他們,瑞國的匠人三日後就到,糧食也會隨後運過去。”
三日後,敖風帶著瑞國的匠人和圖紙,踏上了返回雲羅的路。馬車駛過邊境時,他掀起窗簾,望著熟悉的山巒,心中百感交集。幾個月前,他還是個一心想複仇的亡國公子,如今,卻成了為兩國百姓奔波的督查。
“公子,前麵就是月牙河了。”車夫提醒道。
敖風下車,走到河邊。曾經奔騰的河流,如今隻剩下淺淺的水窪,河床上的淤泥乾裂成塊,岸邊的堤壩塌了一大段,露出裡麵腐朽的木樁。
“就是這裡了。”他握緊手中的圖紙,“從今天起,我們要讓它變個樣子。”
張奶奶帶著鄉親們早已在岸邊等候,見敖風到來,紛紛上前見禮。李大叔扛著鋤頭,笑道:“公子,我們都準備好了,就等你下令了!”
敖風看著眼前一張張淳樸的臉,忽然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起來:“李大叔,張奶奶,往後彆叫我公子了,叫我敖風就行。這水利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是咱們大家的事。”
他指著圖紙,給眾人講解修堤壩、挖水渠的法子。匠人們也開始演示三合土的做法,石灰與沙子混合,倒入煮好的糯米汁,攪拌成粘稠的泥狀,抹在石頭上,竟真的異常堅固。
“這法子真神了!”鄉親們嘖嘖稱奇,乾活的勁頭更足了。
敖風穿梭在工地上,時而指點匠人,時而幫鄉親們抬石頭,汗水浸濕了衣衫,手掌磨出了血泡,卻一點也不覺得累。看著堤壩一點點長高,水渠漸漸成型,他心中充滿了從未有過的踏實。
傍晚收工時,張奶奶給他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紅薯粥:“快歇歇吧,看你累的。”
敖風接過粥,笑道:“不累。看著這堤壩起來,比什麼都舒坦。”
“傻孩子。”張奶奶歎了口氣,“你能這樣,你爹娘在天有靈,也該瞑目了。”
提到爹娘,敖風的眼眶又紅了。他想起母親臨終前的囑托,忽然明白,所謂的“複興雲羅”,從來不是靠戰爭,而是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吃飽穿暖,安穩度日。
消息傳回瑞國都城,林羽正在禦書房批閱敖風送來的進度奏報。奏報上詳細記錄了每日的工程量、用了多少糧食、鄉親們的反應,字跡雖算不上漂亮,卻透著認真。
“你看,他果然沒讓朕失望。”林羽將奏報遞給蘇婉。
蘇婉看著奏報,笑道:“他在奏報裡說,有幾個雲羅舊部想找他鬨事,都被鄉親們打跑了。說‘誰敢耽誤修堤壩,就是跟我們的口糧過不去’。”
林羽朗聲大笑:“民心向背,從來都這麼簡單。你讓工部再派些匠人過去,務必在汛期前把堤壩修好。”
“已經安排了。”蘇婉點頭,“另外,雲羅學堂的第一批課本也送過去了,石勇說孩子們學得可認真了,還會背瑞國的《勸學詩》呢。”
林羽站起身,走到窗前。海棠花已經謝了,枝頭冒出了小小的青果。他知道,雲羅的改變,就像這青果,需要時間和耐心,但隻要有陽光雨露,總有成熟的一天。
後宮的庭院裡,蘭妃和柳妃正在給新栽的焰靈花澆水。這花是從雲羅移栽來的,如今在瑞國的土地上,也開得如火如荼。
“等敖風把水利修完,咱們再請他來後宮做客。”柳妃笑道,“我還想學學雲羅的織布法子呢。”
蘭妃點頭:“聽說雲羅的姑娘擅長織‘流雲錦’,若是能和咱們的蘇繡結合,定是絕品。”
蘇婉走過來,看著盛開的焰靈花,輕聲道:“或許用不了多久,瑞國的綢緞和雲羅的織錦,就能在同一個市集上叫賣了。”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灑滿宮牆。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和平的時光裡,繼續緩緩流淌。而在遙遠的雲羅,月牙河的堤壩正一天天長高,像一道堅實的屏障,守護著兩岸的土地和百姓,也守護著兩國之間,那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希望。敖風站在堤壩上,望著漸漸西沉的太陽,知道自己腳下的路,才剛剛開始。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