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那是!等明年,我們就用這棗子跟瑞國換紅糖,做棗糕吃!”
眾人都笑了起來,笑聲在堤壩上回蕩,引得田裡乾活的鄉親也紛紛望過來,揮手致意。
逛到晌午,敖風邀請林羽和蘇婉去他住的地方吃飯。那是一間簡陋的土屋,裡麵除了一張床、一張桌,就是堆滿的圖紙和農書。張奶奶已經提前過來幫忙,燉了一鍋肉湯,炒了幾個青菜,雖然簡單,卻香氣撲鼻。
“陛下,娘娘,鄉下地方,沒什麼好東西,千萬彆嫌棄。”敖風有些局促地說道。
林羽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這比禦膳房的山珍海味還香。”他看著敖風,認真道,“敖風,你在雲羅的所作所為,朕都看在眼裡。若是你願意,將來可以留在雲羅,輔佐治理,朕信得過你。”
敖風手中的筷子頓了頓,眼眶微微發紅:“陛下……臣……”
張奶奶在一旁道:“風兒,陛下這是看重你。你就答應吧,好好為雲羅的百姓做點事,比什麼都強。”
敖風深吸一口氣,放下筷子,對著林羽深深一拜:“臣願為雲羅百姓鞠躬儘瘁,絕不辜負陛下信任!”
林羽扶起他,笑道:“好!朕就封你為雲羅安撫使,總領雲羅的農桑、水利、通商之事。有什麼需要,儘管跟朕開口。”
午飯後,林羽和蘇婉準備返回瑞國。市集上的百姓聞訊趕來送行,有人捧著新摘的瓜果,有人拿著自家織的麻布,非要塞給他們。
“陛下,明年一定要再來啊!我們給您留著最甜的棗子!”張奶奶拉著蘇婉的手,依依不舍。
“會來的。”蘇婉笑著點頭,“等農技學堂開課,朕和陛下一起來看。”
敖風送林羽到邊境,望著漸漸遠去的馬車,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他從未像現在這樣堅定——他要讓雲羅變得越來越好,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永遠過上這樣安穩的日子。
返回瑞國的路上,林羽靠在車壁上,閉目沉思。蘇婉輕聲道:“陛下在想什麼?”
“在想,所謂的盛世,到底是什麼樣子。”林羽睜開眼,笑道,“以前朕以為,是疆土遼闊,兵強馬壯;現在才明白,是百姓臉上有笑容,市集裡有歡歌,是瑞國的犁頭能在雲羅的土地上耕耘,雲羅的織錦能在瑞國的市集上綻放。”
蘇婉握住他的手:“陛下已經做到了。”
林羽搖頭:“這隻是開始。往後,還要修更多的水渠,辦更多的學堂,讓瑞國和雲羅的百姓,不僅能一起趕集,還能一起讀書,一起勞作,真正成為一家人。”
回到瑞國都城後,林羽立刻下旨:選派十名經驗豐富的農官前往雲羅,協助敖風開辦農技學堂;調撥一批新研製的農具和種子,支援雲羅的秋收;開放更多邊境口岸,鼓勵兩國商販往來。
消息傳到後宮,蘭妃和柳妃正在教雲羅的宮女做瑞國的點心。聽聞陛下要派農官去雲羅,蘭妃笑道:“這下好了,雲羅的百姓明年肯定能多打糧食。說起來,我還想學學雲羅的釀酒法子,聽說他們用焰靈花釀的酒,顏色像琥珀一樣。”
柳妃點頭:“我已經讓信使給敖風帶了封信,問他能不能派個雲羅的釀酒師傅來瑞國,咱們也開個酒坊,讓瑞國的百姓也嘗嘗鮮。”
蘇婉笑道:“你們啊,就知道想著吃的。不過這也是好事,飲食相通了,人心也就更近了。”
幾日後,敖風的回信送到了後宮,信中說雲羅的釀酒師傅已經啟程,還附贈了焰靈花酒的配方。蘇婉看著信,笑著對蘭妃和柳妃道:“你們的口福來了。”
禦書房裡,林羽正在批閱敖風送來的秋收預估奏折。奏折上寫著,今年雲羅的糧食產量預計比去年增長六成,百姓們打算用餘糧釀酒、養豬,明年的日子會更好。
“李德全,把這奏折給戶部和工部的大臣們看看。”林羽笑道,“讓他們也學學,什麼叫真正的治國之道。”
李德全捧著奏折,笑著去了。林羽走到窗前,望著宮牆外的天空,心中一片開闊。他知道,和平的種子已經在瑞國和雲羅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而他和他的嬪妃們,會用心澆灌,讓這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為兩國的百姓遮風擋雨。
月牙河的市集依舊熱鬨,瑞國的商販和雲羅的鄉親們你來我往,交換著貨物,也交換著情誼。敖風時常在市集上走動,有時幫瑞國的工匠解決難題,有時給雲羅的鄉親講解農技,臉上總是帶著踏實的笑容。張奶奶的棗子熟了,她挑了最好的一筐,讓石勇送到瑞國的都城,給林羽和蘇婉嘗嘗鮮。
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充滿煙火氣的和平歲月裡,繼續書寫著溫暖而厚重的篇章。而瑞國與雲羅,這兩個曾經兵戎相見的國度,正在一次次的交融與理解中,慢慢走向真正的和諧與共榮。未來的路或許還很長,但隻要百姓心中的那份向往不變,這盛世的畫卷,就會一直鋪展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