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已經嫁人好幾年了,法理上來說,她是長孫家的人。
總之,她沒資格也沒那個能力,去勸阻或者製止。
無論誰輸誰贏,對李麗質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母後,若您還活著,肯定會製止……
不,您要是還活著,根本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才對……”
李麗質想到這裡,心中更加鬱結淒苦。
突然,李麗質感覺胸口發悶,忍不住咳嗽起來:“咳咳……”
這已經是老毛病了,她習以為常。
李麗質說:“扶本宮回去……”
“是……”
在這公主府上,李麗質就像那籠中之雀,早已不複小時候的天真。
剛剛成婚那兩年,他和長孫衝的感情還可以。
就算不招他來長公主府,他自己也跑得勤快。
可兩年無所出後,不招他他就不來了。
最近還聽到一些傳言,既然無所出,就該允許長孫衝納妾。
她知道,這些所謂的傳言,是長孫家故意說給她聽的,希望她主動說出口。
要不是他的父皇還春秋鼎盛,隻怕就不是傳言了。
這個事情,雖然她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卻知道不能阻止。
一方麵,長孫家的嫡係大房必須有所出。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他父皇的臉麵考慮。
暫時她還沒有主動提出來,沒想到就出了這樣的事。
李泰的魏王府上,他此時正左擁右抱,和心腹們品嘗著杯中美酒,顯得非常高興。
對於城外即將開始的廝殺,一丁點興趣都沒有。
在他的眼裡,李承乾這是在找死。
既然已經乾出了這樣的事,那就沒有回轉的餘地,隻有死路一條。
李承乾一旦死了,這太子之位毫無疑問是他的。
如此一想,他豈能不高興?
他跟李承乾,大約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鬥了,至今為止已經五六年。
不枉他在大家指點下,步步為營。
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刻,他有多高興可想而知。
其他皇子,比如李祐,他此時也還在長安,李世民根本就沒給他封地。
陰妃是李祐的生母,其父是隋末將領陰世師。
隋末李淵起兵太原時,陰世師因效忠隋朝,不僅殺了李淵幼子李智雲,還掘毀李淵家族五代祖墳,因此李淵攻入長安後誅殺陰世師全族。
陰妃因年幼被投入掖庭為婢,後得幸於李世民,成為後宮嬪妃&bp;。
正是這種奇奇怪怪的關係,導致李祐從小就性格乖戾,後來會謀反一點都不奇怪。
可以說,李世民屬於拔**無情,真怪不得人家李祐。
李祐造反後,連陰妃都被波及處死,可見李世民根本就是興趣來了,故意辱沒陰妃,沒曾想出了意外,才有了李祐。
李恪和他親弟弟李愔,目前也在長安。
他們兩個是楊妃所生,而楊妃又是隋煬帝的女兒,自然要防備一二。
最後就是李治了,他現在隻有十一二歲,才是心智剛剛開始發育的時候,肯定還不是那個黑芝麻湯圓,他隻會乾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