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雖然屬於好心辦壞事,但李承乾並沒有太過怪他,他也是不知道情況的,本質也是怕大家硬剛起來,對誰都不好。
“不敢是吧?
不敢最好!”
李承乾把聲音放緩,繼續說道:“總而言之,太上皇從草原上挖出來的糧食,朕不會放著發黴,常平倉裡的已經夠多了!
因此,朕會拿出來,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售賣。
誰能告訴朕,現在長安的糧價多少?”
有個官員站出來說:“臣,常平監官周旭,稟陛下!
目前長安城內,供應百姓的栗五文左右一斤,豆類和麥八文一斤,米四文一斤。”
“那麼,現在我大唐的儲備量有多少?”李承乾再問。
常平監官,屬於大唐時代的市場調控局官員,就是調控物價的。
因此,他站出來說糧食的價格,應該是比較可靠。
唐儉站出來道:“由於這兩年,陛下使用各種方法為國庫籌糧,根據民部統計,目前大唐全部儲備糧,應該還有五千萬石以上。
各地已經加修常平倉,用於囤糧。
原本大唐的儲備,加起來大概是一千兩百萬石左右。”
李承乾恍然,原來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已經積累到這個程度了。
在大唐時代,真正大量儲存糧食的糧倉,采用火炕來烘乾底部,能讓糧食保持不黴變九年以上,也是很厲害的。
雖然說,糧食儲存起來,一年比一年的口感差。
可在這個時代來說,能吃就行了,管不了那麼多。
看來李世民剛剛上位那幾年,又窮又被世家刁難,是被整怕了。
難怪在曆史上,從差不多這個時候起,就真正進入貞觀盛世了。
“各處糧倉中的糧食,還有地方州府的義倉(賑災糧倉),每年一定要多巡查幾次。
禦史台的,一旦發現哪個糧倉少了,該追責的追責,該砍頭的砍頭!
彆正當需要的時候,打開糧倉發現,裡麵都被鼠給搬空了,再或者發黴了之類的。
一旦有這種情況,朕絕對不吝嗇殺個人頭滾滾!
殺人並不是朕想的,最重要的是,少了就要儘快補充,以免應急的時候,偏偏就沒有。
多耽誤一天,會有多少百姓餓死?”
“臣等遵旨!”
禦史台,本就負責監督糧倉,並不隻是一群風聞奏事的言官,是他們的責任沒錯。
自古以來,糧倉就是重中之重。
偏偏每逢災年的時候,往往又拿不出糧食。
回回都是教訓,但回回都出教訓。
在李承乾的手裡,絕不允許有這種事情出現。
要不是一切產出,最好還是依賴於大唐本身。
隻要有足夠的錢,李承乾都可以從自己的民用商城裡,獲得數之不儘的糧食,或者糧食的深加工品。
從係統每次的獎勵來看,更側重於他自身的自保,並不側重於讓他不勞而獲,李承乾本身也是這樣認為的。
若是全靠他從係統中買糧,就算他把地下的貴金屬挖空,一直供養著大唐百姓,他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