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李承乾眉頭一皺,突然大聲道:“讓西宮皇後娘娘進來!”
百官一愣,隨後麵麵相覷,殿內安靜異常。
很快,楚慕希提著襦裙衝了進來。
雖然天氣已經有些涼了,但因為冊封皇後之後,係統送的內衣關係,楚慕希穿襦裙也不會覺得冷。
楚慕希滿臉驚慌失措,衝到近前大喊道:“陛下,百業衛探知,河南道發生痘瘡,民間稱之為豌豆瘡,也稱之為虜瘡!
此瘡人傳人異常厲害!
根據曆史記載,一旦大麵積爆發,一地之人,死者十之八九。
隻有封城數月,才能夠杜絕繼續傳開。
根據百業衛目前探知,貝州附近最為嚴重。
由於清河崔家族地有意隱瞞,目前被運糧的商隊,不知道帶到了多遠,天下危也!”
刹那間,整個大殿哄鬨一片,百官臉上都帶著驚慌。
虜瘡,就是鼎鼎有名的天花!
雖然曆史上的記載,就那麼寥寥幾次。
但每一次出現,死人都是按一城一城的來算。
因此,在大唐也是大名鼎鼎。
李承乾眉頭緊皺,他沒預先知道這個事情,是因為他的兵沒有遍布全國各地。
楚慕希的護衛,雖然他有最高權限,但畢竟是獎勵給兩宮皇後的。
因此,楚慕希才能夠比他還先知道。
在曆史上,要到李治的時期,大唐才有天花爆發。
那次天花遍及中原江南等地,被稱之為遍及海內,死傷異常慘烈。
天花是什麼時候開始傳入中原大地的,曆史已經不可考。
反正根據已知記載,應該是在東漢時期,士卒攻打當時的南越那塊地方的時候被感染,有了第一次傳播。
早在東晉時期,葛洪就提出了人痘法的概念。
到了唐代的時候,孫思邈也有自己的心得。
孫思邈《千金要方》記載:取患者瘡中汁黃膿敷之的方法,即用膿液外敷預防。
唐代醫僧群體在佛教傳播與醫療實踐中,首次將天花痂粉研磨後吹入鼻腔,利用病毒減毒原理激發人體免疫力。
具體是誰先研究出這個方法,以前是不可考證的。
這一方法在《千金要方》等醫典中也有記載,被視為吹鼻法的雛形。
《痘科金鏡賦集解》提到,宋代已形成“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等細分技術,其中吹鼻法(旱苗法、水苗法)成為主流。
後世說治療和預防天花,是明朝才有的,甚至是外國傳入的,簡直是在開玩笑,屬於歪曲事實和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
“安靜!”
李承乾大吼一聲,全場寂靜。
“皇後,令河南道周邊百業衛,通傳當地州、郡、縣府衙!
封閉各大要道,甚至各大小道,任何通路,禁止出入!
如有強行闖卡者,無論當地豪強,還是平民百姓,殺無赦!
各州府義倉,持續放糧,維持當地糧價穩定,對困難者免費發放口糧。
有條件的,水中放入布匹,或者類似物品煮沸,晾乾之後捂在口鼻之間。
人與人之間,儘量不要近距離接觸,儘可能多洗手洗澡。
就地尋找病牛,查看牛乳周圍是否有類似膿瘡。
如果有,取汁敷於傷口,此為種痘法。
或有三到七天不適,極少數會有死人現象,但多數三到七天自愈,從此終身不再感染痘瘡!
記住,此法隻對未感染者有效,已經感染則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