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名次來安排所去縣的好壞,希望他們能做出成績。
至於前一百,由他們來頂替長安城中,一些關鍵的吏部崗位。
再把這一部分被頂替了崗位的吏進行升遷,有成績的就做官,沒成績的就平調,該下去的就下去。
之後,空餘出來的人,同樣放到河南道去,儘量讓河南道完成全麵的重新運轉。
朕不管這些人中,誰是誰的人,也不管你們在暗中的交易。
還是那句話,朕要的是乾實事的人!
從明年開始,朕會派人巡遊全天下,著重巡視河南道。
若是有人跑到地方去作威作福,朕砍起人來也是毫不手軟的。
到那個時候,朕不管他們是你們誰的人。
哪怕是你們誰的親兒子,該砍朕依然會砍。
不怕死,你們就隨便安排吧!”
這一番話,頓時說的某些人後背冒出冷汗,明白李承乾又開始搞事了。
表麵上說不管是他們誰的人,又警告他們,做得不好就直接砍。
如此警告的話語下,他們哪還敢隨便讓人去。
就算真的要讓人去,那也必須是有真本事的。
安排這些官員的人下去,李承乾也是沒辦法,實在是沒人可用。
用他們安排的人,他們為了保這些人升官,自然會傾儘資源去培養。
各種有形的資源,就會富裕當地。
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大唐也是有好處的。
隻要他們乾實事,李承乾也不是不可以用他們。
“陛下,具體的標準為何,總要有個判斷標準吧?”魏征馬上問道。
“問得好,總體的標準就一句話——讓百姓過得更好!
若是自以為發動當地百姓,不管他們的死活,弄一些奇觀建築,哪怕是新修水利等等。
隻要百姓怨聲載道,也沒有任何政績可言!
如果細化一下,那就可以分為新修水利,因地製宜給百姓謀福利,改善百姓的吃喝用度,管理好當地作威作福的一些小地主等等。
一時半會兒,朕也說不出完整的判斷標準,因為這個就沒有什麼標準。
比如說,一地非常貧窮。
原本窮得每年餓死人,在新官上任之後,年內不再有人餓死,自然算得上大大的政績!
比如說,一地比較富裕,原本隻是穿不暖,年內讓人穿暖,這就是大大的政績。
總而言之,一年更比一年好,這就是政績。
反過來,若是資質平庸,罷官免職!
若是故意為惡,導致民不聊生,那朕砍定了。
這個標準如何,魏愛卿?”
“臣,明白了……”
魏征恭敬的退下,因為他無話可說。
如果隻是讓當地一年比一年好,理論上來說,這隻是對官員最低的要求。
隻不過在實際的操作中,大多都屬於天高皇帝遠,胡亂作為的多的是,當土皇帝的也不少見。
可現在,李承乾明確說了明年要查。
這要是做不出點好事來,被砍了還真是活該了。
彆看要求很低,其實對李承乾來說,就是要他們塞人的同時,也要出動自家的資源,去彌補當地。
能做到的話,李承乾也不是不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