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周,女子科舉的皇榜放出來了。
不管是女子還是男子,不管是百官還是世家貴勳,都非常關注。
這一次李承乾出的題,實在是有些古怪。
回去仔細思索之後,他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
自然會很擔心,自家人究竟有沒有考上。
考上了他們擔心,沒考上他們也擔心。
在製定八股文那一類之前,科舉考試的題從來就是這樣,並非是李承乾胡來。
一直要求的是要活學活用,不能是讀死書。
科舉考試,從來就不是讓人填空,或者是寫出某句古人名言中的意思。
啟蒙一樣的東西,屬於小兒科。
真正的讀書,本來就是讓人明事理。
由於是第一次女子科舉,李承乾還讓武媚娘寫了一份所謂的標準答案,放在了皇榜的旁邊,並標明了為何大多數人都不被錄取。
當大家看到那一個個題目,直指的核心含義的時候,有些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有些露出了早知如此的神色,有些又非常不詫。
尤其關於小兒打架那一道,看似簡單的題目,居然是篩選的根本條件,這是連百官都萬萬想不到的。
可仔細想想當今皇帝的性格,用這道題來篩選,似乎也沒任何毛病。
兩個三到五歲的小兒打架,這個歲數的孩子,有幾個能達到懂禮的程度?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大人去拉偏架,還是以大人的姿態去訓斥,讓孩子要兄友弟恭什麼的,似乎的確有點強迫般的感覺。
放在底層官員身上,麵對不知禮數,甚至不知道理的平民百姓,如果以自己懂得多的心態去斷案,根本就不能讓百姓信服。
哪怕麵對強權屈服了,這就是在製造冤案了。
就算案子斷得對,給人的感覺也不對。
沒有考上的女子有些當場就哭出來了,這可是她們好不容易爭來的機會。
她們都知道,科舉現在已經改成三年一屆。
她們作為女子,有幾個三年能夠不嫁人?
能得到一次機會,已經是大多數女子能爭取到的極限。
明明有機會,卻就這樣喪失了,很多女子甚至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
於是,又一次大朝會上……
剛剛結束開朝禮儀,禦史台的一個官員就站了出來。
“陛下,臣監察禦史劉明有事啟奏!”
“講!”李承乾淡淡道。
“臣聞,由於此次女子科舉,屬於開天辟地頭一回,各地有才之女,無不披星戴月趕往長安,以支持陛下之德政。
隻是,參與科舉者,一千三百六十二人。
錄取者,一百一十八人。
雖說錄取人數對比,陛下已是功德無量。
但,因兩小兒打架之題,導致如此多人被刷下去,即便陛下公布的答案讓人無話可說。
可對於此一千多女子而言,因為此題而被刷下去,她們接受不了。
臣聽聞,很多女子為了爭取這次科舉,都是以僅此一次為代價。
若是考不上,回去就得聽從父母之命嫁人。
截止到上朝之前,臣聞有至少十八個女子,因接受不了而懸梁自儘。
臣不知未來還有多少,臣無法預料,但想來還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