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沒想到,房玄齡把皮球踢了回來,看來是學乖了呀。
都知道他把事情說出來,就是心中已經有了想法。
這種情況下,一個說得不對,就可能會丟臉。
本來這個事情,按理來說該兵部尚書發言。
但現在的兵部尚書是李秀寧,又在吐蕃那邊,自然就落到了房玄齡這個丞相頭上。
房玄齡卻壓根不提意見了,反而當了個捧哏,讓你存錢有些不習慣。
“其餘愛卿呢,你們有什麼意見?”李承乾再問。
大家都不說話,這又沒有利益分配,他們說啥?
“既然如此,那朕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個新的高句麗王,雖然他是個傀儡,但他做了這個王,亡國他自然要背鍋,中原將士的債也得算他一份。
還有這個泉蓋蘇文,按照時間推算,當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期,他應該最多就是個小兵,倒是也不能把仇怨算到他身上。
但他現在作為高句麗實際掌權人,同樣也享受了前隋帶去的財富,他自然也有罪。
更何況,他們兩個都可以代表現在的高句麗。
那老高句麗王,既然已經在叛亂中死了,死者為大,也就不用撅他的屍骨了。
這兩人,朕打算先把他們關入刑部大牢。
先給予他們活著的希望,可不要讓他們死了。
等到程咬金把遺骸全部運回來,確定好國祭的日子之後,朕準備以他們的人頭血祭當年的幾十萬英魂,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魏征馬上跳出來,趕緊勸阻道:“陛下,臣反對!”
“魏愛卿,為何?”李承乾輕描淡寫道。
“陛下,這兩人回來之後,不管陛下是讓他們和當初的頡利一樣,還是折磨他們,無論如何都行。
但是,血祭萬萬不可!
成王敗寇本沒什麼好說的,如果在國祭上用血祭,天下人怎麼看,他國人怎麼看?
華夏乃禮儀之邦,大唐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名聲,可不能因為這兩人而毀啊!
血祭即為人祭,自周朝之後,已然是廢止。
民間雖然一直有存在,但已被打入邪魔外道。
國與國之間,再也不存在如此祭祀。
若我大唐再開這個先河,隻怕是……實在不妥啊!”
李承乾不言不語,魏征彎著腰,朝堂的氣氛有些壓抑。
好一會兒,李承乾:“其他愛卿怎麼說?”
“陛下,不可!”
“陛下,不可!”
“……”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喊,他們都沒有站出來,估計是怕被李承乾記住。
但是,他們反對的聲音又是那麼明確。
“既然諸位愛卿都反對,那就這樣吧……
朕張貼皇榜於長安各處城門,說明這兩人的情況,看百姓覺得他們該不該被血祭!
前隋三征高句麗,死掉的那幾十萬英魂之中,有無數也是他們的長輩,他們有資格做主。
天下的意見朕不好收集,但長安如此多人,如果他們同意,那也幾乎能代表天下百姓。
到時候,若是四處皆聞,更多的人是讓他們血祭,那咱們就進行血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