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慵懶道:“唐愛卿,既然有錢的話,明年就好好的花錢吧!”
“陛下,這……”
唐檢有點茫然。
這自古以來,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家貴族,哪怕是世家大族,談的都是省錢。
雖然世家大族過得奢靡,卻和他們的收入完全不匹配,主要就是花不出去。
太多太多的錢,被他們埋入地下發黴,就為了以防萬一。
由於古代銅錢的特質,從秦始皇時代到目前,所有銅錢都是可以用的。
如果不是埋入地下的太多,其實根本不缺錢。
無奈的是古人視死如生,各種墓葬裡麵埋得不少,各種大大小小的家族地主,同樣死一個人就埋一次。
有些家族甚至絕後了,都不知道自家的錢埋在哪兒。
這才導致曆朝曆代,動不動就錢荒。
本質上,就是有錢人的錢花不出去,偏偏又鯨吞天下的錢,可不就搞得錢越來越少嗎?
“唐愛卿,你還是民部尚書,連這都不懂嗎?
錢,本質上就是國家信譽。
世家大族很富裕,錢多多的埋入地下,為何?
掌控的東西多了,錢自然而然就來了。
一麵花不出去,一麵又吞著天下的財富,遲早得搞出錢荒來!
對於國家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
錢,隻是天下經濟循環的一個標誌物。
花出去的錢才是錢,沒有花出去的錢,它就是埋在地下的死物,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留下一萬萬貫應急,其他的,哪裡要錢就往哪裡花。
尤其是南方的開發,既然錢這麼多,那就加大投入,加大移民的強度,給願意移民的百姓更好的補貼。
總而言之,朕對你就一個要求,除了儲備的一萬萬貫,其他給朕使勁花出去!”
這番話說出來,不隻是說給唐檢聽,也不隻是說給百官聽,還包括說給世家聽。
在李承乾看來,世家都是一群吝嗇鬼。
不隻是對彆人吝嗇,對自己也挺吝嗇。
不把他們的錢掏出來,大唐接下來怎麼發展?
唐儉還是有點迷茫,這跟他的三觀真的不符,百官也是一樣。
就聽李承乾又說:“還有安西都護府,以及高句麗那邊,該投入的要投入,不要怕花錢。
還是那句話,沒有花出去的錢就不是錢。
老百姓是不在意誰做皇帝,或者誰滅自己國家的。
除非像我華夏這種傳承悠久的文明,其他國家基本都不存在這樣的概念。
因此,隻要我們舍得花錢,就能早日讓安西都護府那一塊,還有高句麗歸心。
從此之後,徹底化作大唐的領土。”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