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請收回成命!”
“陛下,不可!”
“……”
百官反應過來之後,也一個個表示不讚同。
在他們看來,這就是李承乾想要收他們的錢,用一張白紙,騙他們手裡的錢。
這要是同意,那他們就是真的傻。
李承乾靜靜的看著,直到徹底沒了聲音,這才說道:“朕先來給你們說說,替換錢幣的好處!
第一,若是我大唐用一種看似不值錢的東西,替換了現在的銅幣,甚至替換了金銀。
那麼,我大唐跟外邦人的交易,就可以收到真金白銀。
用這種看似不值錢的東西去替代,把真金白銀收入大唐境內,不再往外流出。
第二,就像朕剛剛說過的,可謂是方便天下。
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商賈,甚至哪怕是貴族。
出趟遠門或者做個大宗生意,本來要一輛輛馬車專門拉錢,以後隻需要小小一疊,甚至放在衣兜裡都能帶走。
第三,朕收天下之銅,可不是像始皇帝那樣,傳說鑄就十二金人。
朕收這些銅,關係到天下未來之根基。
現在還沒有實物,朕無法和你們說明,無論朕怎麼說,你們都無法理解。
至於壞處,在你們看來就是,小小的一張紙,哪怕是類似的東西,怎麼也比不上金銀銅。
那朕反問一句,爾等知道錢的本質嗎?”
房玄齡站出來:“請陛下言!”
他跟魏征,現在就相當於朝堂上兩根頂梁柱,因為武將‘不善言辭’。
這一刻,百官的利益是一致的。
李承乾淡淡道:“在遠古時代,很多東西都做過錢,包括了海邊的貝殼。
為何會出現錢呢?
要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以物易物,隻要彼此都覺得劃算,就可以交換。
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錢呢?
是人口開始大範圍增長的時候!
人口大範圍增長,人與人之間能夠行走的距離就變遠。
遠到一定程度之後,雙方再想以物易物,也就隻能和附近的人做。
太遠了的話,不說貨物會不會爛在路上,就拿著那麼沉重的貨物,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並且還不一定能交換到。
因為以物易物的根基,就在於雙方都要覺得值得。
但是,錢出現之後就不會這樣了。
任何東西,都有了自己相應的價值,隻要付出錢就好。
那這個錢,為什麼會被承認呢?
錢,本質上就是國家信用!
假設朕現在指著一種草說,這種草可以換糧食,百姓拿來跟朕換,朕毫不猶豫的換給他,再多的朕也換了。
慢慢的,百姓就會把心眼裡承認,那種草可以換糧食。
相比於沉重的糧食,百姓就會攜帶輕便的草。
隻要國家信用不破產,那這種草它就相當於是錢。
錢的本質,愛卿們可理解了?”
“陛下,你說的這些,臣等皆明白!
但,銅乃是一種貴金屬,用途多多。
曆朝曆代,隻有不夠用,而沒有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