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往常打仗,首先運送糧草的民夫,就得抽調幾萬到幾十萬,往往引發民間的恐慌。
李承乾登基之後打仗,卻基本沒用過民夫,所以沒對民間產生任何影響。
就連打高句麗都沒用過民夫,唯有吐蕃邊境用民夫運糧草,但也是兩年來慢慢的運,慢慢的積累,並沒有用太多的人力。
再加上各方運送回來的財物,還有糧草物資。
雖然分配出去,還算是比較稀少,但無形之中,也讓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一些。
潛移默化中,一切都在變好,這是百姓都看得到的。
雖然在一些窮山惡水的地方,或許就連李承乾的聖旨都達不到。
但在整個大方向上,在以長安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大片區域之中,日子越過越好是不可否認的。
尤其是去年,崔家落幕之後,崔家的糧食,還有整個河南道出產的糧食,大多可都歸朝廷所有。
而在李承乾的命令之下,已經不再增加糧倉,所以一些老舊的糧食,自然要置換出去賣掉。
長安城周邊是消耗不了那麼多的,也會向周圍輻射。
世家現在已經吃不下糧食了,隻因為李承乾賣太多了,他們自己都在賣。
家家戶戶有了糧食,心也就安定下來了。
儘管有些命令,比如說讓女子科舉這種命令,傳入一些地方之後,引起了地方的嘩然和反抗。
但這種反抗,更多的隻是停留在口中。
沒有誰吃飽了沒事乾,爬起來搞造反那一套,除非是有人帶頭。
可現在的世家大族,誰敢帶頭造反,嫌棄自己命長嗎?
馬上又要開啟南北兩方的大遷徙,雖然沒有強製遷徙,但在這道政令之下,必將有更多的人得到好處。
國祭之後,整個大唐陷入了高速運轉的狀態。
除了人口不足,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也堪稱兵多將廣,整個大唐開始真正發力。
變化,每時每刻都在產生。
時間來到三月中旬,今天百官再次來到了長安城外,一處皇家的農莊之中。
具體是為了什麼,百官都不清楚。
今天本來是又一次朝會的日子,但李承乾卻讓他們穿便裝,一起到這個皇莊之中。
這裡有一大片田地,也有一大條水渠。
此時正是枯水期,水渠中的水也不多,比田地還要矮一些。
在其中一個地方,放著一個鋼鐵鑄造的機器,由兩部分組成。
百官都滿臉茫然,隻有工部尚書段綸,站在機器旁邊準備親手操作,臉上帶著激動的神色。
“開始吧!”
隨著李承乾一聲令下,段綸抱拳一禮之後,開始點燃柴火,然後又放上煤炭燒火。
大家還是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在乾什麼。
密封的鍋爐之中,水漸漸開始沸騰。
達到一定的壓力之後,開始噴吐出白色的氣霧。
隨著白色氣霧的噴吐,機械運轉的聲音開始了。
“轟轟轟……”
隨著拉杆的運動,輪盤開始轉動,輪盤帶動的皮帶也開始轉動,皮帶另一邊,另一個機器的輪盤也開始轉動,並且越來越快。
段綸親自舀了一瓢水,灌入其中一個入口。
幾秒之後,一根渾濁的水柱噴出,奔向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