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左右。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這時候三輛閃著警燈的中巴車開進了省紀委大院。
“同誌們,根據專案組領導指示,在前往海州之前,你們要交出自己的私人物品,尤其是通訊方麵的設備,必須上交,若是有私藏者,按泄密論處,通報批評。”
省委調查組的車禍讓專案組的領導意識到了保密的重要性。
這次前往海州查案,不管是從下麵抽調上來的市紀委同誌,還是省紀委自己的同誌,全都要上交手機以及一切能用來通訊的電子設備。
當然了。
為了方便展開工作和聯係,專案組給每個人都配備了一部手機。
有技術組的人負責監控,隻要有異常信息或者聯絡,馬上就會被發現。
所以,通風報信是彆想了,除非自爆。
“在紀委乾這麼多年,我還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陣仗。”
梁興瑞旁邊的一個人輕聲嘀咕道。
“誰說不是呢,上次查正廳級領導都沒這麼嚴肅,海州不過是一個縣級市,最大的領導才不過正處級罷了。”
聞言,梁興瑞不由地挑了挑眉頭,心裡暗暗腹誹道,“海州最大的領導是正處級不假,但不代表這個案子涉及到最大的領導是正處級。”
將手機等通訊設備收上去之後,梁興瑞他們就被安排登車。
三輛中巴坐得滿滿當當。
待所有人都上車之後,已經是八點多鐘了。
三輛中巴車緩緩駛出紀委大院,剛上主路沒多久,就有兩輛警車在前麵開道。
這種難得一見的大場麵,真有種拍電影的既視感。
從省裡到海州開車大概要三個小時,一路上他們沒有遇到什麼意外,順利抵達海州招待所。
此時,海州招待所已經戒嚴。
周圍有不少特警和便衣警察,就連招待所的工作人員都是從外地調過來的。
稍微有點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這一行為表明組織上已經不相信海州當地的人了。
下車之後,梁興瑞就被安排進了一個兩人間的宿舍,跟他住在一起的也是審訊組的,名叫朱思雨,市紀委督查室的同誌。
與此同時。
已經有人將專案組抵達海州招待所的視頻發到了網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件事頓時引起了網民的熱議,尤其是海州當地的百姓,討論得更歡。
“三輛拉著警燈的中巴車,今晚怕是有人要睡不著覺了。”
“聽說昨天海州出了件大事,怎麼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流出來。”
“有沒有大佬出來說說到底咋回事啊,我現在心裡癢癢的,跟貓爪子撓似的。”
“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不會是有人造反了吧?”
“臥槽,太刺激了,我家就在招待所附近,周圍都是警察,而且是外地的,異地用警的含金量不用我多說了吧?”
“……”
專案組如此大張旗鼓的進駐海州招待所就是為了震懾犯罪團夥及其保護傘的囂張氣焰。
從車隊開進海州的那一刻,一場沒有硝煙的心理較量就開始了。
當晚就有人被專案組帶進招待所。
審訊組連晚飯都來不及吃,突擊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