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賀一開口,眾人當即把目光投向了他,氣氛也驟然變得緊張起來。
常委會最怕的就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乾起來,那樣他們夾在中間會很難做。
“據我所知,陳秋雨同誌今年才不過二十八歲,還是個女同誌,當然了,我不是瞧不起女同誌啊,隻是眼下海州的局勢極為複雜,人心動蕩,思想渙散,我認為應該找個能迎難克艱的老同誌頂上去,陳秋雨同誌資曆尚淺,沒經曆過什麼大風大浪,讓她任市委書記兼市長,她能挑得起這個大梁嗎?”
靳賀看著秦光華,言辭懇切的說道,“秦書記,我原則上同意你關於海州市領導班子黨政一肩挑的決定,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隻是這個人選是不是再慎重慎重?我覺得應該找個綜合能力強,雷厲風行,政治手腕過硬的人頂上去,陳秋雨同誌不太合適。”
靳賀非常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不太同意陳秋雨任海州市委書記兼市長,希望省委能重新擬定人選。
麵對靳賀提出的不同意見,秦光華始終麵露笑容,沒有表現出不悅,似乎這樣的反對聲音在他的意料之中。
“除了靳省長剛才說的那些,大家還有彆的意見沒有?”
秦光華淡然的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無人言語。
“沒有的話,那我就來說兩句。”
秦光華道,“其實靳省長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鑒於海州複雜的情況,我們是應該物色一個有手腕,經曆過大風大浪的老同誌頂上去。”
“但是,老同誌有老同誌的弊病和局限性,老同誌做事瞻前顧後,沒有一往直前的決心,沒有開創新的思維,沒有大刀闊斧革新的勇氣,思想和手段比較陳舊落後。”
“而這些恰恰是我們年輕同誌身上具備的優點和品質。”
“陳秋雨同誌在江城乾的不錯,市委組織部和群眾對她的評價都很高,她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
“靳省長說她是女同誌,沒錯,她是女同誌,但她更是黨員,現在就是她接受考驗的時候,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同誌,相信她能交出一張令我們滿意的答卷。”
秦光華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講話聽得眾人暗暗點頭,原本抱有跟靳賀相同顧慮的人都打消了反對的念頭。
“我讚同秦書記的想法。”
組織部的王部長步調緊跟秦光華,在表態的同時,他又從文件夾中拿出一份資料。
“各位常委同誌,其實昨晚我研究過陳秋雨同誌的檔案,她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乾部人才,她是年輕,但是彆忘了,這些年黨中樞一直在提乾部年輕化,所以我們要給年輕的同誌證明自己的機會。”
“這是陳秋雨同誌的個人資料和履曆,大家相互傳閱一下。”
說著,王部長就將手中的檔案資料遞給了左手邊的靳省長。
陳秋雨,女,上京人,中共黨員。
十五歲任上京市第一中學團支部乾事,次年任團支部書記。
十八歲任上京大學團支部宣傳部部長。
二十一歲任上京大學團支部書記。
二十二歲中央選調掛職上京市共青團委中學和少年工作部副部長。
二十四歲調任漢西省江城市共青團委副書記,掛職江城市工業園區徹廊街道辦副主任。
由於工作出色,一年後被提拔為江城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兼久啟街道辦主任至今。
眾人看完陳秋雨的資料後都沉默了。
這份履曆太完美了。
中央選調生,開局就是王炸。
共青團委起步,基層曆練兩三年,一路火花帶閃電就成為實職副處級乾部了。
在座的都是人精,一看履曆和簡曆就意識到了,這不是人優不優秀的問題,這特麼是羊水太優秀了。
難怪是上京人,真實得一批。
“秦書記說得對,我們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同誌,相信從基層成長起來的乾部。”
專職副書記表態道。
“乾部年輕化是中樞的號召,我們漢西省要做出表率,不拘一格降人才。”
統戰部部長說道。
“我相信陳秋雨同誌不會讓我們失望。”
“……”
最終,常委會全票通過陳秋雨同誌任海州市市委書記兼市長的決定,無一人反對。
還反對個屁啊。
秦光華得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陳秋雨的履曆又表明這是個背景驚人的京圈子弟,人家就是來曆練鍍金的,他們何必去找不痛快。
說句不好聽的,今天這個會議,舉手的人陳秋雨或許不會記得,但沒舉手的人她一定會記得。
誰吃飽了撐的,撅秦光華的麵子,給一顆正冉冉升起的政壇新秀上眼藥。
“王部長,你們組織人事部門儘快完成陳秋雨同誌任職前的公示和相關考察工作,特殊情況,從速從快。”秦光華道。
“秦書記請放心,我回去之後立刻召開相關會議,落實您的指示。”
“哦對了,陳秋雨同誌前往海州任職之前,讓她來一趟省委,我要見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