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龔建華主任安排的幾位材料專家就抵達了高陽縣。林海陽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讓他們入住格蘭雲天大酒店,以儘地主之誼。
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陽就安排專人把這幾位材料專家接到了青山村的竹業加工廠。一到地方,專家們就立刻投入工作,對竹子的品質展開了細致入微的分析。他們有的拿著專業儀器測量竹子的各項數據,有的在顯微鏡下觀察竹子的纖維結構,忙得不亦樂乎。
經過一番認真的研究和討論,專家們一致得出結論:這種竹子非常適合用來製作竹纖維。一位頭發花白的專家興奮地說道:“小林鎮長啊,你們鎮的這種竹子,無論是從強度還是韌性上看,都是做竹纖維的上等材料。要是能在這方麵好好下功夫,那竹業產業的檔次可就不是提升一點半點啊!以後就不隻是局限於單純的竹製品加工和竹筍食品加工了。”
林海陽聽了,心裡彆提多高興了。他本身就了解竹纖維的廣闊前景,竹纖維作為一種高強度、高韌性的天然纖維,在紡織、服裝、醫療衛生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用竹纖維製成的衣物,不僅透氣性好,而且抗菌防臭,特彆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除此之外,竹纖維還能用來製作各種家居用品,像床單、毛巾之類的,能給家居生活帶來清新自然的感覺。這要是真能把竹纖維產業發展起來,那對青山村乃至整個河東鎮的經濟發展,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然而,就在林海陽一心撲在竹業發展工作上的時候,市裡突然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縣委書記賴春萍調離高陽,讓他到省裡擔任省農業廳副廳長,而高陽縣委書記一職暫時空缺。在眾多可能接任的人選中,陳紹勇縣長的呼聲較高。這官場的風雲變幻可真是讓人猝不及防,這一調整瞬間在高陽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對於林海陽來說,這個變動給他的工作帶來了諸多麻煩。陳紹勇縣長一直對林海陽不太看好,覺得他為人處世不夠圓滑,而且平時極少主動向自己彙報工作。再加上林海陽之前和賴春萍書記走得比較近,陳縣長就主觀地認為他是賴書記的嫡係人馬,所以心裡難免帶著偏見。
這天,林海陽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心裡不禁有些擔憂。他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恐怕不會那麼順利了。思索再三,他決定還是得主動去和陳紹勇縣長溝通溝通,不管怎麼樣,工作還是要繼續推進的。
於是,林海陽來到了縣政府陳紹勇縣長的辦公室。他敲了敲門,聽到裡麵傳來一聲“進來”,便推門走了進去。
“陳縣長,您好。我是河東鎮的林海陽。”林海陽禮貌地說道。
陳紹勇抬起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哦,是小林啊,有什麼事?”
林海陽深吸一口氣,說道:“陳縣長,我來是想跟您彙報一下我們河東鎮最近的工作情況。您也知道,之前我們和蘇江大學材料係的龔建華主任聯係過,他們派了專家來考察我們鎮的竹子,經過分析,發現這種竹子特彆適合做竹纖維,我們正打算在這方麵大力發展竹業產業呢。”
陳紹勇皺了皺眉頭,靠在椅背上,緩緩說道:“小林啊,想法是好的,但是你做工作呢,不能隻埋頭苦乾,也要學會變通。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林海陽趕忙說道:“陳縣長,我明白。但這個項目對我們河東鎮的發展真的很重要,不僅能帶動村裡的經濟,增加村民收入,還能提升整個鎮的產業水平。我想聽聽您的意見,看看在推進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陳紹勇看了他一眼,說:“既然你都已經和高校聯係好了,那就先按你的想法做吧。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要是出了什麼問題,你可得負責。”
林海陽連忙點頭:“陳縣長您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把這個項目做好。有什麼問題,我也會第一時間向您彙報。”
從陳紹勇的辦公室出來,林海陽心裡清楚,接下來的路會很艱難,但他也沒有退縮的打算。回到鎮裡後,他立刻召集李牧書記和鎮裡的其他乾部開會,商量應對措施。
“李書記,陳縣長那邊雖然沒有明確反對,但態度也不太積極。咱們得想想辦法,把這個竹纖維項目順利推進下去。”林海陽說道。
李牧書記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說:“小林啊,既然陳縣長有顧慮,咱們就把工作做得更紮實些。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全,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提前想好應對方案。另外,咱們也多和其他部門溝通溝通,爭取得到更多支持。”
其他乾部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經過一番討論,大家製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決定一步一個腳印,把竹纖維項目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整個高陽縣因為縣委書記的調離和可能的人事變動,陷入了一種微妙的氛圍之中。各個部門、各個鄉鎮都在關注著這件事,大家都在猜測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林海陽和河東鎮的乾部們,在這股暗流湧動中,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他們知道,隻有把工作做好,才能真正為鎮裡的百姓謀福利,也才能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站穩腳跟。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一邊要應對縣裡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化,一邊要全身心投入到竹纖維項目的籌備工作中,挑戰重重,但他們都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一心隻為了河東鎮的未來努力拚搏著。
喜歡官場小白到主政一方請大家收藏:()官場小白到主政一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