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靖和李績_大唐釣魚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唐釣魚人 > 第20章 李靖和李績

第20章 李靖和李績(2 / 2)

我們習慣了用結果去反推以前的決定是否正確,李靖此時保持中立絕對是明智的,原因就在於他此時的地位極高。拜尚書右仆射,封代國公,又是宰相又是國公,這就是傳說中的出將入相,但是並不準確,應該是出帥入相。李靖有的可不是將才,那是帥才。

不管是支持李世民還是李建成做皇帝,對李靖的地位根本沒影響,就算有從龍之功又如何?難道還能讓李靖做太子不成?他已經位極人臣了,所以完全沒必要冒險,隻需站李淵的隊伍就行了。更何況不管是誰做了皇帝,總是還有戰爭的,那李靖依然會被重用。

李靖當年想要告發李淵謀反,後來李淵做了皇帝,導致李淵從不信任他;李靖沒參與玄武門之變,結果李世民做了皇帝。雖然貞觀年間更是戰功赫赫,但是懼怕功高蓋主,不打仗就在家裝死。作為大唐第一名將,後來的淩煙閣功臣中排名靠後就可見一斑了。

後世人覺得李靖有些憋屈,運氣也差了點,甚至認為少了些政治眼光。其實不是,李靖是忠於皇帝的,先是隋煬帝,後是李淵,隻是這兩人全是倒黴蛋、不爭氣,才讓戰神憋屈了些。

離開戰神家裡的李世民,略帶一些遺憾,不過李世民也不是沒收獲,至少知道了李靖的態度是中立。在朝堂遍布李建成的人時,還能中立已經算是幫忙了。

李世民帶著親衛往回趕,雖然過了宵禁,但是對親王殿下來說永遠都是白天。

李靖不成,還有李世績。

次日一早李世民就派人去李世績家投去了拜帖,就好像一個優秀的商務一般,雖然明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依然要去試一試。

還是黃昏時分,李世民帶著親衛直奔曹國公府,也就是李世績的府邸。到了宵禁時,李世民才離開李世績府邸,但是李世民依然沒有多少失望。

跟李靖的態度一樣,李世績保持中立。其實原因跟李靖完全相同,李世績已經位極人臣,無論誰做皇帝對自己的地位絲毫沒有影響。

李世績本名徐世績,字茂公,在隋唐演義中以道士身份出現,是諸葛亮、劉伯溫一類的智囊人物。投降大唐之後李淵賜姓李,所以改名叫李世績,後來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避諱改名李世績。

這裡需要說明下,初唐的時候避諱跟後來是不一樣的,李世民登基之後凡是叫“世民”的都要改名,也就是兩個字都相同才需要改。

曆史上李治即位之後,凡是名字中有“世”、“民”的全都要改名,所以貞觀年間叫李世績,後來才叫李績。

李世績的出身跟程咬金、秦瓊、李靖等人相比就差了一些,並非官宦世家出身,不過也不是普通平民,祖上也算世家,同時也是超級富豪,史稱其“家多僮仆,積栗數千鐘”,可見是豪傑出身。不是什麼破老道,更像是江洋大盜。

李世績投降大唐之後,李淵封李世績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後來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

李世績的地位無人可及,因為是他是瓦崗軍一派在朝堂中的靈魂人物。即將在貞觀年間大放異彩的文臣武將中,秦瓊、程咬金、牛進達、魏征、張亮、郭孝恪、王君廓、裴仁基等等,全都出身瓦崗軍。

這裡不禁要感慨下,瓦崗軍首領李密,出身跟李淵一樣,都是西魏八柱國的後人,一個成了皇帝,一個先是投唐再反唐,被殺之後傳首長安。而李密的這些手下,全都成了大唐的肱骨重臣,瓦崗軍其實可以換一個名字,叫做瓦崗山人才培養基地。

李世民沒感覺多少失望,其實這也很正常,瓦崗軍出身的人大部分都在自己的麾下,李世績是否表明態度並不重要。再說李世績中立態度,對於李世民來說其實也不是壞事,至少沒有站在李建成那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天之後,程咬金總算是從洛陽被押送回了長安,人證、物證俱全,由不得辯解。不過李淵念在程咬金這些年頗有功績的份兒上,貶官康州刺史,要求儘快離京上任,好歹命算是保住了。

康州這地方在現在的廣東,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是個不錯的地方,但是在唐代可不是,主要的原因出在氣候上。在唐代時嶺南地區非常炎熱,不太適合生活。

寫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氣候的問題了,其實地球的氣候有大小冰河時期,總是冷熱交替的。在大冰河時期時,隻在赤道附近沒有冰雪覆蓋,大概幾十萬年為周期出現一次,但是小冰河大致是四五千年為一個周期。

我們後世人看來,長江流域和以南的地區,明顯更適合農業種植,我們又是農業大國。但是政治、經濟、文化都跟黃河流域有更加密切的關係,比如秦、漢、唐、北宋等等,京城都是在黃河流域。這是因為古代的氣候跟現在完全不同,那時候黃河流域暖和濕潤,南方反而過於炎熱。

史料有記載“商人騎象攻東夷”,殷商時期黃河流域是有大象的,而大象至少要亞熱帶才能生活的不錯,可見在幾千年前黃河流域是比較暖和的。

唐詩中有這樣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史學家認為楊貴妃吃的荔枝並不是嶺南來的,而是四川來的。在唐代的四川是有荔枝的,也說明了此時氣候比現在暖和很多。很多唐代的史料也記載了,唐代時陝西、山西有鬱鬱蔥蔥的竹林。

隨著時光的流逝,氣候逐漸開始變冷,黃河流域開始變得乾旱少雨。尤其到了明末清初時,這個時候是公認最冷的一段時間,史書上稱之為小冰河時期,北方作物經常絕收,這也是造成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了清代中葉時,氣溫又開始逐漸上升,中原地區逐漸變得又適合種植。再加上玉米、紅薯的高產作物的普及,人口開始急速增長。說不定再過兩千年,黃河流域又開始有鬱鬱蔥蔥的竹林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紅樓]升官發財娶黛玉 思你如狂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 說唱:從地下開始崛起 綜網:從速刷打灰開始的戰鬥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