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不懂不要胡亂瞎說,此乃五禽戲,這個是虎戲。”說完黑著臉把虎戲的架勢擺了一遍。
“小子無知,小子無知,先生見諒,為何今天不打坐了?”
“今早的蒸餅格外鬆軟,不覺居然吃的多了些,有些積食。要是不動一動,怕是影響了修為。”說完盯著葛明,又接著問到:“聽你家下人說,昨天的包子和今天的蒸餅,都是你的手筆?”
“小子胡搞瞎搞的,隻是想父母和先生能吃點好入口的吃食,算不得什麼大事。”
袁老道又成了好奇寶寶,問到:“你是如何把蒸餅和這個包子做的如此鬆軟的?”
“先生,此乃機密,將來小子落魄了就靠這個混飯吃了。”跟袁老道這號人解釋不清楚,而且袁老道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兒,自己這麼一說總不好意思再問了吧?
“哈哈哈,你小子又搪塞老道,好吧,不問就不問了。先是烈酒,又是蒸餅,在吃喝一道上以後怕是前途無量啊。”葛明也不知道袁老道這話是不是挖苦,不過自己全當好話來聽。
袁老道跪坐在了矮幾旁邊,葛明放下書剛打算開始學習,福伯就來了。
“小郎君,夫人有請,讓您過去一趟。”
“可知是何事?”自從葛明穿越以來,母親從未主動找過自己,難道說出了什麼大事?
“莊子上的張祿剛剛到了府裡,說是麥子可以收割,估計是接小郎君去莊子上坐鎮,準備開始夏收的。”葛明聽說去莊子,內心已經心花怒放了。葛明不太願意待在府裡,不但要扮孩子還要裝乖巧。莊子上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大家都不熟,而且是跟所有人都不熟。
心裡這麼想,但是嘴巴不能說,隻能裝出一副可憐相的說到:“聽母親說過,父親公務繁忙去不了,近些年都是福伯去,這次也是福伯你去就是了。我還要在家孝順父母,也要跟著袁先生讀書識字。”
小孩子是不騙人的,福伯和袁道長聽了葛明這話都刮目相看。對於福伯來說主家後繼有人,自己以後日子就差不了。對袁老道來說,教這樣一個孩子心甘情願,多孝順、多刻苦的一個孩子呀,怎麼就不願意學道呢?
“小子,夏收可是天大的事,耽誤不得。你家莊子上下可都等著你呢,等夏收完了回來再孝順父母也就是了。至於讀書習字的事,老道打算跟你去趟莊子,你看如何?”袁老道樂嗬嗬的看著葛明。
葛明自然是千百個願意,這老道不但有學問而且見多識廣,就算不讀書寫字也能學到其他東西,畢竟葛明是個外來者,幾乎對當時的任何“規矩”都不熟悉。
看葛明沒說話,袁老道就補充道:“烈酒、包子都是你的手筆,老道陪著你去沒問題,這幾樣吃喝可不能少了一丁半點。”
“袁道長,這點吃食就滿足了?小子知道的可不隻有這幾種,您要是跟我去了莊子上,算是有口福了。莊子上有個春來大哥,做菜可是一把好手。到時候就怕你每天積食,天天耍五禽戲,沒了時間教小子讀書了。”
福伯和袁老道聽後哈哈大笑,葛明這小子有點意思。
葛明讓袁老道準備準備,然後跟著福伯帶著小猴子去了內宅見母親。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春種、夏收、秋收都是大事,大到比任何事都大的事。連皇帝陛下都要去皇莊割麥子,雖然是作秀,但是也能看出來重視程度。
葛明上次去過莊子,但造紙的事一點影子都沒有,劉氏大概以為就是胡搞而已,所以沒了結果。這次完全不同,母親擔心到了莊子沒人看著葛明,這孩子不好好讀書不說,還會東搞西搞,耳提麵命的嘮叨了半天,葛明小雞吃米一般點頭。
不過當聽到袁老道也打算去的時候明顯放心了不少,畢竟袁老道也算葛明的半個師父,其他人管不了葛明,袁道長的話一定是有用的。這樣也好,讀書識字的事也耽誤不了。
小猴子、丁香、福伯跟著葛明回到自己房間,幫忙收拾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莊子上很多東西都有,帶上幾件換洗的衣服也就是了,重要的是帶上筆墨紙硯和幾本書,文盲就要多讀書的道理葛明自然是懂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葛明來說最重要的是帶著“漁具”,已經買了不少天了,至今還沒“開光”,想到能夠釣魚葛明就心裡癢癢。還有前幾天製作好的酒米也帶上,自然還有上次做的鮮酵母,上次榮嬸用了一小壇子,還剩下一小壇子,就算到了莊子上也堅決不吃酸饅頭。
“小猴子,鐵環記得帶上,到時候跟張富貴他們一起玩。”小猴子聽後心裡暗暗高興,最近葛明都在老老實實讀書,自己每天都陪著,都沒時間玩耍。
葛明考慮到袁老道要求每天有好酒,還需要帶上最近蒸的幾壇子酒,東西不多,一會功夫也就收拾妥當了。
其他人帶著東西先去裝車,葛明親自去請袁老道,到了袁老道住的小跨院時發現人家已經準備妥當了,就一個長長的包袱斜斜的背著。葛明此時突然明白一個道理,想要行走江湖,裝備絕對不能多。
葛明跟著袁老道到到了府門外時,東西已經全部裝好了,家裡本來有一輛馬車,祿伯還帶來了一輛,馬車周圍還跟著四個健碩的莊戶,這四個莊戶上次葛明也是見過的,就是陪著祿伯在村口迎接自己的四個。
祿伯見到葛明後趕緊上前拜見小郎君,葛明趕緊扶住祿伯。
“祿伯勤苦了,何必親自過來接呢?派人捎個信兒也就是了,福伯帶著我直接去就行。”
祿伯表情嚴肅,說到:“那可不行,正是夏收的時候,怕路上不太平,還是老仆親自來放心一些。”葛明心裡倒是覺得好笑,什麼路上不太平,去趟莊子還能遇上劫道的?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