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葛明和張春來兩人交談時,張春來身後的王大發不停的往葛明身後看,因為小丫就在葛明身後。
“小丫,你帶著王大發找個地方聊聊,你們兄妹也好多天沒見了。”
王大發感激的衝著葛明施禮,王小丫在葛明身後早就站不住了,聽到葛明的吩咐趕緊過去拉著王大發的手,轉身給葛明施禮之後就帶著王大發出去了。
“春來大哥,這個王大發你感覺怎麼樣?”
張春來脫口而出:“能吃苦,還比較機靈,比莊子上來的小年輕還要更好一些。”
“你要是覺得還不錯就好好帶帶,不過還是優先帶莊子上的人,畢竟都是自己人。倒不是本小郎君夾生,再說王大發年紀還小,等個一年半載的也等得起。”
張春來點頭說到:“聽小郎君的,其實我來縣城之前我爹就有交代。讓我照顧好小郎君的飯食,還說吃飯可是大事,其次就是先從莊子裡挑人。”
這大概就是古代用人的標準了,不是人能乾、人品也好,人家就一定要用你。都是緊著自己人來,除非實在沒人。世家大族如此,皇家如此,富戶也是如此,因為這是一個更加注重忠誠的年代。
不管是一個莊子,還是一個家族,想要長久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團結,除了血緣之外,還需要利益等錯綜複雜的東西交織在一起,否則就是一盤散沙。
葛明又接著說到:“昨天小猴子讓莊子上的人傳來消息,說是做陶器的黏土在莊子外找到了,隻要弄好了窯就可以開乾了,估計要做好的壇子和大甕。”
“春來大哥,其實炒菜保密不了多久的,但是一些調料才是炒菜的秘密所在,比如現在炒菜時的一勺高湯。等到小猴子把壇子和大甕弄好,本小郎君再弄出點調料來,到時候就算炒菜傳出去,也做不出來咱家的味道。”
張春來驚喜的問道:“可是上次說的醬油?”
葛明回答道:“不光是醬油,還有幾種醬。”
張春來說到:“買的醬油實在太貴了,加少了菜品顏色不好,加多了菜品價格太高。要是自己能做出來醬油,那就太好了。”
葛明嘿嘿一笑說到:“咱們做醬油不用肉,用大豆就行。”大豆做醬油已經非常良心了,其實現在很多醬油都是麩皮、米糠這些東西發酵出來的,成本更低一些,還會加好多焦糖色。
雖然農村做的醬油味道不那麼好,但是貨真價實。味道不好,是沒有去異味的設備和步驟,不過既然後世農村做醬油流傳了無數年,那說明問題不大。葛明後世小時候在農村就看過奶奶做醬油,做成的醬油還需要大鍋裡熬熟,不然很容易變質。
長大之後再次看到熬醬油,就是在後世的江南了。醬油加上各種香料熬製,用來醃雞腿、排骨等肉食。還有一些麵館,湯底靠的就是熬的醬油水。所以如果能造出來醬油,是不是弄點香料進去熬一熬,去異味還能提香。
想到了醬油,葛明就又想起了魚露。然後跟張春來說到:“春來大哥,還記得上次在酒樓跟你說過的魚露嗎?”
張春來說到:“我找人打聽過了,幫著咱們酒樓買海乾貨的人也算對海產比較熟悉,說從來沒聽過這東西。”
張春來撓撓頭又接著說到:“不過小郎君說的那種長在海邊石頭上紫色的東西是有的,一點也不值錢,連海邊的漁民都不怎麼吃。”
葛明瞬間感覺自己又要發財了,這就是知識帶來的財運啊。用後世的話來說,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魚露在葛明看來比製作醬油還要簡單,不需要晾曬、不需要攪拌。弄個大木桶,裡麵一層小魚一層海鹽,就這麼發酵一兩年就成了魚露。發酵的時間越久,顏色越深,鮮味越重,腥味也就越低。
曬乾的紫菜重量實在太輕,如果按照重量來算,你會發現這東西其實很貴,據說最初的味精跟紫菜、海帶是有關係的。後來隨著技術發展,才逐漸使用各種穀物製出穀氨酸鈉來。
看著葛明陷入了沉思,張春來和丁香沒敢打擾,就這麼站著不說話。
等了好一會,葛明才說到:“本小郎君想起來了,魚露這東西還是從一本書上看到了,據說是南安才有的東西。做法也很簡單,其實跟醬油差不多。市麵上的醬油是肉加鹽,魚露是魚加鹽而已。”葛明是瞎蒙的,但是剛好蒙對了,因為魚露的產地就是後世的東南亞,到了清末的時候才傳了進來。
張春來已經習慣了,對於葛明這種好像什麼都懂,都是書上看來的說法已經免疫了。不過經過無數次的驗證,最終結果都是葛明是正確的。
“可惜咱們距離海邊太遠,不然就可以自己釀造。”張春來顯得有些遺憾。
葛明嘿嘿說到:“咱們不可能什麼東西都自己製作,等有機會去海邊,找人合夥開個魚露作坊就是了。對了,紫菜讓人多買一點回來。”
“小郎君,這東西輕而且脆,一次也拉不了多少過來,車費都不知道是紫菜的多少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明歎口氣說到:“那也沒辦法啊,誰讓本地食材這麼少呢?好在這東西用的不多,有個兩麻袋夠用很久了。春來大哥,等你吃到這東西就會認為物有所值了。”
“小郎君嘗過?”
葛明又歎了一口氣,說到:“不用嘗也知道,海裡的物產就沒有難吃的,而且基本都跟鮮味沾邊。”
張春來不由得感歎道:“那海邊的人得有多幸福啊?應該不會鬨饑荒才是。”
葛明聽完也點點頭,海邊的人確實幸福啊。至少葛明覺得海邊的人是幸福的,或者對於喜歡吃海鮮的內陸人來說,可能都覺得生活在海邊的人幸福。其實哪裡都一樣,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苦楚,畢竟生活永遠不是輕鬆的。
兩人有東拉西扯,葛明屬於專門想可能想不起來,但是聊起來之後才想的起來的那種人。張春來也已經習慣了,在葛明的這種行為影響下,練就了出色的記憶力。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王大發和王小丫這才回來拜見葛明。葛明一看兩人眼圈都發紅,不知道是高興的還是難過的。
王大發一進來就給葛明跪下,王小丫一看也跟著跪下。葛明趕緊起身把兩人扶起來,說到:“不要動不動就下跪,本小郎君不喜這個。”
王大發起身後說到:“小的多謝小郎君,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