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孫思邈對著葛明說道:“葛明小哥,傷口縫合之術你是如何想到的?”
葛明此時總算明了了,原來孫思邈是為了此事而來,難怪當時給張二黑縫合傷口之後,袁老道東問西問,還說請個高手過來。這就對上了,原來請來的是孫思邈。孫思邈沉迷於醫學,難怪會不遠千裡來到河北。
傷口縫合之術的確可以救人,而且能夠救很多人,尤其是在戰場之上。如果能夠通過孫思邈傳出去,葛明覺得這也算是給大唐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拔一毛利天下的事,葛明打算先乾這麼一回。
聽孫思邈問道了傷口縫合之術,就回答道:“孫道長,不瞞您說,小子是完全不懂醫術的,不過萬事都有原理。小子小時候淘氣,手指割破了幾天就能愈合,說明咱們自己就有把傷口長在一起的能力。”
“如果傷口過大很容易崩裂,導致傷口不能愈合,小子看過母親做衣服,所以就想到了把傷口縫上,這樣傷口就能長在一起了。”
孫思邈對於葛明的這個說法,感覺好像很合理,但是又完全不合理。
“葛明小哥,天氣炎熱傷口容易紅腫流膿,導致人高燒不退,傷口雖然能夠縫合,但是如何讓傷口不紅腫呢?”
葛明自然隻能瞎編,因為自己關於醫學懂得本就不多,而且後世的醫學上的一些詞語也比較難解釋。什麼病毒、細菌,在大唐是無法證實的。
葛明說到:“肯定是有什麼東西侵入傷口導致了紅腫,用東西洗掉就可以了。”
“老道曾經也用清水幫病患清洗過傷口,但是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加速了紅腫。”
“小子用的不是清水,而是酒精。”
“酒精,那是何物?”孫思邈的求知欲太強了。
酒精能殺菌,葛明也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發現的。孫思邈問到這裡,葛明就開始卡殼了。於是隻能瞎編。
“小子以前看過一本雜書,雜書上就這麼寫的,至於什麼書已經不記得書名了。”還是書上看來的,至於什麼書完全不記得。
其實葛明這些日子也在想,懂得比彆人多,當人問起你怎麼知道時,看書這個借口已經用的太多了,不知道對於老道來說,夢裡跟一個騎青牛的學的,他們會不會更相信一些。
孫思邈一聽葛明說書上看過的,又說不記得書名,還有些遺憾。
這時候旁邊的袁老道說到:“師兄,葛明這小子有不少神奇的手段,隻要問他怎麼知道的,基本都是說看書學到的,問他書名又說他隻看內容不看書名,真真的氣煞人也。”
聽完了袁老道的話,孫思邈還是有些不死心,對葛明說到:“葛明小哥,可否讓老道見識一下傷口縫合之術?”
葛明很詫異的問道:“孫道長,這要怎麼見識?難道還找個人來上一刀,然後再縫合上?”
孫思邈說到:“這倒不用,隻需把老道的手臂隔開,試一試便知效果如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葛明一聽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孫思邈割傷口看療效,不是瘋子就是偉人,當然孫思邈肯定是個偉大的人。
葛明趕緊說到:“孫道長,這倒不用,等過幾天跟我去趟莊子,莊子上很多傷口需要縫合。”
孫思邈一聽大喜過望,說到:“那老道就多叨擾幾日了。”
葛明心裡想著,要是孫思邈知道帶他去莊子上看閹豬,不知道會不會揍自己一頓?走一步看一步吧,葛明可不忍心看著一代神醫拿自己做實驗,去驗證一個事實而已,這完全沒有必要。
看到天色也不算早了,葛明借口吩咐廚房準備飯食,趕緊帶著小猴子和丁香走了。這要是再問下去,就隻能說的全是謊話了。顯微鏡可以證明微生物,但是放大鏡會造,顯微鏡根本不會。
等葛明走後,袁老道問孫思邈,說到:“師兄,你觀此子如何?”
孫老道想了想說到:“聰慧異常,彆人家這麼小的孩子說話不會這有條理。有些匪夷所思,但好像又合情合理。”
袁老道說到:“我跟這小子相處了幾月,此子確實聰慧異常,每天都跟我讀書識字,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還不算,常有一些稀奇的手段,問他哪裡學到的回答就是書上看來的。”
“師兄你不知道,這小子以前是個傻子,今年初夏被雷電擊中,之後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他還說被雷擊之後夢到了一個騎牛的老者,醒來後病就好了。”
袁老道嘮嘮叨叨,把這幾個月關於葛明的事都敘述的一遍。比如座椅板凳梳妝盒,香皂烈酒麥芽糖,作詩做菜等等。最後總結了一句話:“小弟看此子好像什麼都懂一些。”
說完又補充到:“道兄剛才吃的一碗冰沙,那可不是冬天取冰藏在冰窖中,等到夏天的時候使用,這冰就是他用幾個銅盆造出來的。”
孫思邈聽到袁老道關於葛明的評價,本來就比較驚奇了,等聽到造冰就更加驚歎了。
“夏日造冰?”感歎完居然笑了起來,說道:“看來這小子,比你我二人更像是個道士。”
袁老道聽後也哈哈大笑,說到:“不瞞師兄,小弟多次想要收他為徒,他就是不願意,後來小弟也就斷了這個念頭。此子聰慧又異常善良,生性活潑,不是能夠靜下來研究道學的人。”
孫思邈說到:“為兄認為此子善良聰慧就足夠了,或者真的是有奇遇也說不定,看來此子將來大有可為呀。”
兩人多年未見,從葛明聊到各自這些年的經曆,再到長安的風雲變幻,旁邊的若雲已經在打盹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