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話鋒一轉,接著說到:“小子,這個方法簡單至極,有沒有考慮過獻給朝廷呢?”
葛明撓撓頭,笑著說道:“魏道長開玩笑吧?就這也能獻給朝廷?”
魏征變得嚴肅起來,開口說到:“小子,能夠耕地的牛對於大唐來說太重要了。如今才立國九年,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人少、地多、牲畜少,因為少畜力不少農田全都荒著。就算把地種上了,一年也沒多少收成。”
葛明不解的問到:“這要拿多少貨物才能換回來足夠大唐使用的牛?”
魏征笑著說到:“國家缺的東西未必是換回來的,可以是搶回來的。”
不知道為何,魏征這話非常對葛明的胃口,這才是大唐應該有的樣子嘛。
葛明激動的說到:“那就獻給朝廷就是了,也算儘了小子一點綿薄之力,等到回了城裡就讓我父親上書。”
魏征笑著點頭表示認可,葛明見狀說到:“魏道長,小子怎麼感覺您實在不像個道士,怎麼看都是像是個做官的。雖然您說已經辭官不做了,但是辭官的人不應該好好享受生活嘛?”
魏征先是一怔,然後笑著說到:“雖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是國富民強,總是一個當過官的人的願望吧?”
“小子,比如說你,雖然年幼但是為莊子上做了很多事,相信明年葛家莊子就會完全變樣,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嘛?你不會因為沒在莊子上就不在乎莊子上的莊戶,對不對?”
葛明覺得這是歪理,但是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反正在葛明看來這個魏老道身份十分可疑。隻是孫思邈和袁老道都不願意多說,神神秘秘的更讓葛明心裡長了草。
莊戶回了家,先把牛安頓好,然後開始殺雞、宰羊。今年光景好,這本打算養到年底才舍得吃的。現在有了牛,以後不但作坊裡作坊賺錢,地裡收成也會好起來,好日子就在眼前,自然也就舍得殺了,一時之間莊子裡突然就熱鬨了起來。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早就過了正午,眾人全都饑腸轆轆,等著這頓不太一樣的飯食。這不單單是吃東西,更是莊戶人家最樸素的感激之情。
就在葛明快喝了第四碗桑葉茶的時候,祿伯總算來請大家入席了。
出了大門就看到門外一長溜的桌子,其實並不是桌子,跟上次葛明來參加秋收豐收宴差不多,不過是一些磚頭把各家的門板墊了起來。三十家,足足有三十張門板。
葛明看到門板上有雞有羊還有蛋,以及各種果蔬,心中有些糾結和不忍,這怕是莊戶家裡能夠拿得出來的最好飯食了。
祿伯看出葛明的不忍,在旁邊兩手一攤,小聲說到:“小郎君,老仆阻攔不住。都跟他們說過了,小郎君什麼好的東西沒吃過,不差他們這口肉食。”
葛明也小聲回答道:“記得初夏的時候第一次來莊子,沒看到誰家有羊,連雞都沒看到幾隻。記得當時做點釣魚的餌料還是找張富貴借的雞蛋,現在看來莊戶上日子確實好了很多。這些雞、羊怕是想要想到過年吃的吧。”
“平常家裡娃子想吃個雞蛋估計也吃不上,這次全都拿出來了,我確實有點不忍心啊。祿伯,等到我回去之後你從我房間拿點錢,算是我跟大家買的,這頓飯就當葛家請了。”
祿伯小聲回答道:“老仆知道小郎君是好心,但是這樣好像傷了莊戶的麵子和感情。雖然這些東西對莊戶來說比較珍貴,但是他們都認為值得。”
葛明拍拍額頭,又小聲問到:“那應該怎麼辦?”
祿伯也揉著額頭說到:“老仆的意思是先吃了再說,等以後有機會換個方法補貼他們一些也就是了。”
葛明說到:“看來也隻能如此了,等到過年前多發點東西給莊戶吧。”
祿伯說到:“老仆領命。”
兩人在這裡嘀嘀咕咕,旁邊的孫思邈、袁老道和魏征等人自然聽得清楚,全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頓飯跟慶豐收其實完全不同,慶豐收是葛家出錢請大家吃飯,被請的自然開開心心。這頓飯是莊戶拿出自家的好東西請主家,這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氣氛更加熱烈。
不少人過來敬酒,當然葛明是不喝酒的,以水代酒表示感謝。但是祿伯、袁老道可是逃不過這頓酒的,這牛可是他們親自去草原換回來的,在莊戶看來就比小郎君差那麼一點點。
葛明知道袁老道的酒量,這是好酒但是又不太能喝的,酒量跟福伯、祿伯比起來差遠了。眼看著袁老道就有些晃晃悠悠了,葛明對祿伯說到:“袁先生再喝下去怕是要醉,不如祿伯把牛的事公布一下,讓先生也趁機休息一會。”
祿伯聽後點頭說到:“老仆領命。”然後清了清喉嚨,站起身衝著眾人大喊一聲:“諸位鄉親,先安靜安靜。”
氣氛過於熱烈,導致祿伯喊了幾遍才算稍稍安靜下來。
“諸位鄉親不想知道這些牛怎麼處理嗎?”
這絕對是莊戶最為關心的話題,於是瞬間就安靜了很多,都在等著祿伯開口。
祿伯看到安靜了很多,這才接著說到:“咱們莊子上原本隻有五頭牛,以前是主家用完了大家抽簽用。雖然隻有五頭,但是在附近算是牛最多的莊子了。”
“附近的莊戶有的一頭牛都沒有,相信大家也知道,一年下來種一葫蘆收兩瓢,日子過得更苦。”
“這些牛到底怎麼處理?小郎君已經有了打算,我在這裡代替小郎君公布一下。”
莊戶聽到這裡,就更加安靜了,生怕一會聽漏了一個字眼。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