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猴子到的時候滿臉灰塵,這也難怪,不管是做瓷器還是陶器,歸根結底都是跟泥巴打交道。小猴子看到葛明甚是欣喜,高興的施禮,獻寶一般然後從懷裡拿出來一個白色瓷盤。
“小郎君,這是小人最近燒出來的,就是加了秘方的,跟以往的瓷器完全不同,質地更加輕巧、?更加細密堅硬。”
葛明接了過來,雖然葛明完全不懂瓷器,但是家裡一直使用破瓷碗吃飯,這可比那些東西好太多了。骨瓷還有比普通瓷器更加保溫的特點,用來喝茶、喝咖啡再好不過來。雖然工藝上比較複雜,需要二次燒製,但是絕對物超所值。
小猴子又接著說到:“隻是品相上差了一些,小人認為是木炭的溫度不夠。”
“木炭溫度不夠就使用煤炭唄,哦哦,也就是石炭。臨渝附近產石炭的地方比較多,這東西應該不難買到。”其實後世燒瓷器基本都是使用煤,當然不排除一些懷舊釣手藝人使用木炭甚至木柴。可能人家的作品不需要那麼高的溫度,不過對於燒製瓷器來說,溫度高才能出好瓷器。
用煤來燒製瓷器,大致是從宋代開始的,一直延續到了後世。品相好的瓷器確實宋代才開始的,所以說溫度對於燒瓷器來說至關重要。
葛明又補充到:“如果石炭溫度不夠,那就是使用焦炭,那東西能把鐵燒成水。”
祿伯在旁邊驚呼到:“小郎君,什麼東西能把鐵燒成水?”
“焦炭。”葛明差點忘記來這時候沒有焦炭,於是給祿伯解釋道:“木頭可以燒成木炭,木炭的溫度比木頭高。石炭可以燒成焦炭,焦炭的溫度比石炭還要高,焦炭這東西用來煉鋼再好不過了。”
祿伯問道:“那要是能把鐵燒成水,以後鐵匠不是不用一錘子一錘子的打鐵了?弄個模具把鐵水倒進去就行了。”
“祿伯,確實如此,而且品質不比百煉鋼差。”
“哎呀小郎君,咱們北山附近有不少鐵礦石,這要是用焦炭煉鐵,不是可以打造最好的兵器和盔甲?”祿伯雙眼冒光。
“祿伯,你瘋了,咱家又不造反,打造那東西做什麼?”葛明差點被祿伯的眼神嚇到。
“小郎君,老仆沒說清楚。可以打造農具呀,莊子上得農具品質太差,尤其是犁,根本就用不了多久。這要是用百煉鋼打造農具,耕種起來就更快了。”
還好還好,還以為祿伯打算造反呢。打造兵器就算了,打造一些農具還是可以的,再說現在的農具品質差不說,打造起來還非常費時間。
“祿伯,要不弄點煤炭,燒燒瓷器,順便弄成焦炭煉鋼?”
“老仆看著可行,莊子上就有鐵匠,咱們莊子自己用也就是了,也少了不少麻煩。”要說臨渝確實是好地方,後世有三大支柱產業,第一就是鋼鐵,第二就是煤炭,第三就是瓷器。缺點就是汙染嚴重,後世就不那麼宜居了。
隻是煤炭怎麼變成焦炭的,葛明記得“乾餾”兩個字,煤炭隔絕空氣的狀態下加熱燒製。雖然不太懂細節,但是看過荒野求生的一些內容。有的人把棉花等容易起火的東西放到飯盒裡,煤氣灶上乾餾就能得到極易燃燒的碳了。
於是葛明對祿伯問道:“祿伯,木炭是怎麼燒出來的?”
“煤炭就是用木頭燒出來唄,莊子上的人都會。”說完葛明就懂了,還真是伐薪燒炭。木炭、竹炭也是可以乾餾的,成本更低、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於是葛明把乾餾的方法做了介紹,旁邊的小猴子說到:“小郎君,那可以把石炭放到瓷窯裡,如同燒瓷器一般乾餾。”
“不錯,這個方法確實可行。”
葛明背著手說到:“那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了,弄點石炭來燒製瓷器,再弄點焦炭煉鋼。祿伯,需要錢就找福伯。”
“小猴子,有了焦炭可以試試能不能燒瓷器,我覺得石炭溫度就夠了。要是有空可以弄點亂七八糟的沙子、水晶石等東西放在一起燒一燒。瓷器不就是泥巴嘛,隻要溫度高,說不定能燒出好東西來。”
小猴子自然不懂,不過葛明既然這麼說,那就試著燒i燒。要是葛明麵對的是個老瓷匠,說不定不會這麼乾,但是小猴子年紀小,本就是好玩的年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葛明隻知道燒製玻璃的是沙子,還有其他礦物質,溫度達到矽氧化物融化一定就能燒出來。隻能讓小猴子慢慢進行嘗試,反正這事不著急。燒玻璃,主要是為了給孫思邈做一些器皿。雖然瓷器也極為穩定,但是無法從側麵觀察。
葛明此時從懷裡抽出來一個東西,遞給了小猴子。小猴子拿在手上欣喜的說道:“小郎君,這是千裡眼?”
“不錯,正是千裡眼。”
“哇哇哇,小人盼來很久,多謝小郎君。”小猴子開心的抱著千裡眼跳了起來。
祿伯在旁邊問道:“小郎君,什麼千裡眼?”
“小猴子,給祿伯看一下。”
小猴子顯擺的把千裡眼遞給祿伯,告訴祿伯這東西怎麼用。祿伯單手拿著千裡眼,放到了眼前。突然哎呀一聲,差點把眾人嚇到。
“小郎君,這東西真神奇,這是行軍作戰的好東西啊。”
“小玩意,本小郎君隨便弄出來的,哇哈哈哈哈。”
祿伯心想:老漢真想要一個,要是以前打仗有這東西該多好啊。
福伯心想:阿郎、大郎君、二郎君、表少爺都有,居然連小猴子都有,但是本老仆都沒有,看來要失寵了。
劉義心想:哎,沒好意思開口,不知道要是開口要,小郎君給不給?
小猴子心想:要把千裡眼藏好,這幾個人的眼神不太對。
葛明把四人心思看在眼裡,無奈的說到:“祿伯、福伯,你們兩位怎麼能像小猴子一般貪玩呢?改天本小郎君送個比千裡眼實用的好東西。”祿伯、福伯年紀都大了,葛明打算每人送個老花鏡,當然還有家裡的老寶貝孫思邈。
福伯和祿伯開心不已,小郎君說是好東西,一定是好東西。
劉義心想怎麼沒我的份兒啊?這也不怪葛明,劉義也沒老到戴老花鏡的年紀,所以什麼都沒撈到。
等用過了中飯葛明就回了縣城,走前把事情交代交代。無非是石炭、焦炭、瓷器、作坊幾件事,現在基本不用葛明親自出麵了。再說福伯、祿伯也不願意葛明出麵,小郎君將來是要去京城太學念書的,不能買賣、作坊最好還是不碰,出出主意就可以了。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