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之後,孫思邈就把兩章話本看完了。要說講故事不如看故事快,寫故事多快,都不如看得快。
“這什麼玩意?龍王的兒子成了李玄邈的馬,猴子打骨頭精?這個李玄邈在裡麵有什麼用?”
“孫先生,您彆著急啊,後麵的故事就有用了。後麵的故事就需要道長跟小子一起寫了,比如把您一些怪病怎麼治好跟小子說說,到時候小子寫成故事加在裡麵。這一路尋醫尋藥,也要治病救人不是?遇上妖精猴子解決,遇上病人自然需要李玄邈解決了。”
“還有一些公共衛生知識可以寫在裡麵,比如喝生水容易生病,肚子還容易長蟲子。”
“比如蚊子會傳染瘧疾。”
“比如讀書人怎麼防止近視。”
“比如發燒如何物理降溫。”
“比如人中暑之後怎麼處理。”
“比如窒息休克怎麼急救。”
葛明一大套比如之後,孫思邈聽得目瞪口呆。
“小子,你這麼多的比如,老道居然大多不懂。”孫思邈滿臉愧色,葛明聽後也傻眼了。
“孫先生,您跟小子開玩笑吧?”
“你看老道表情,可能在開玩笑嗎?”孫思邈還指了指自己。
葛明聽後直撓頭,孫思邈接著問到:“你這麼多比如,好像都懂一般?不如給老道說說。”
葛明撓撓頭,說到:“就拿喝生水來說吧,生水裡麵可能會有蟲卵,蟲卵很小,不借助放大鏡都看不到。進了肚子就會變成蟲子,這種人通常怎麼吃都吃不胖,因為進了肚子的好東西都被蟲子吃了。還可能會肚子疼,那就需要吃藥打蟲子。”後世居然有人吞蟲子,就是為了瘦,這多嚇人啊。
“所以小子從來不喝生水,其實桑葉茶一點也不好喝,但是總比白水好喝一些。不過山楂加點飴糖泡水,小子倒是很愛喝。若雲,你也愛喝吧?”
若雲聽後點點頭。
“孫先生,不如你弄點草藥什麼的,熬成水加點飴糖喝喝,解渴去火還能防病,小子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涼茶,將來肯定能賺大錢。”
“等到了夏天的時候再加點冰沙進去,嘖嘖嘖,還能防暑。”孫神醫的名號值錢啊,每個州府隻允許一個加盟商,草藥必須從臨渝進,手把手教衝泡,學不會不收學費,還免費贈送夏日製冰技術。草藥的錢,每年的加盟費,這不是要發大財嘛,本小郎君真是個天才。
若雲聽後若有所思,說到:“師祖,小郎君的話確實在理,不如徒孫試著弄幾個方子。不在乎賺不賺錢,主要是為了去火防病。”不知道是不是若雲跟葛明混的時間久了,跟葛明一樣把不是為了賺錢掛在嘴邊。
孫思邈還在琢磨葛明的話,也不知道這兩個人怎麼就聊上軟飲了。聽著兩人的話越來越是不著邊際,趕緊打斷。
“好了好了,不過軟飲而已,州府都有買的。要說臨渝確實是窮地方,連個軟飲都沒有。哎?差點被你們兩個打斷了,小子你認為人肚子裡的蟲子是因為喝生水,老道姑且信你。”
“蚊子會傳染瘧疾,老道還是頭次聽說。瘧疾可不是小病,會讓高燒不退甚至昏迷,活活熱死。這病在嶺南非常常見,至今無藥可醫。很多大夫認為是瘴氣所致,難道真的是小小蚊子造成的?”
看到葛明沒有說話,孫思邈又問到:“還有何為休克?”
葛明麵露難色,沒想到啊,孫神醫居然成了十萬個為什麼。本小郎君哪裡知道啊,反正後世的人都是這麼說的。
想要解釋這些問題,需要一個顯微鏡,但是葛明不會製作,所以根本就無法回答孫思邈。
孫思邈也看出來葛明不知道如何解釋,但是這小子就是脫口而出,好像天生就知道一般。都見怪不怪了,孫思邈還是有些失望。
就好像遇上一道難題,苦苦思索不知道答案,有人告訴你答案,你甚至也認為這個答案是正確的的,但是此人就是無法解釋為何這個答案正確。
對於葛明來說,知道很多問題的答案,但是無法證明為何這些答案正確,所以兩人同樣苦惱。
好在兩人最終決定,不能證實沒關係,反正是寫在話本裡麵的,真真假假的無所謂,這又不是醫書。
孫思邈一輩子培養了不少學生,甚至太醫院裡都有他的學生,隻是好的大夫實在太少,這也是孫思邈由著葛明胡鬨的原因。成不成的沒關係,最多是維持現狀而已,但是要是成了,那就功德無量了。
孫思邈抽空再給葛明講講一些怪病,有意思的病治療方法,讓這話本除了妖魔鬼怪之外,還有很多醫學常識。
。。。
次日姑姑葛氏打算回去了,其實姑父早就來信讓姑姑回去了,一是家裡要好好慶祝,二是秦家也要祭祖啊,如今姑姑和表哥都沒回去。
要說姑姑也是硬氣,一句話就把姑父懟回去了:我家祖宗保佑秦家除了商籍不說,軍兒還得了散官,授了勳。你家祖宗有什麼用?今年就拜葛家祖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過了清明,姑姑出來也老長時間了,也差不多應該回去了。表哥自然不回去,葛家吃的好,玩得好。再說姑姑認為,隻有表哥跟著葛家才能有出息,於是自己回去了。
。。。
孫思邈每天課餘開始給講述遇上的一些怪病,尤其是孫思邈到臨渝之前,在大城山給老虎治病,說的神乎其神,若雲還在旁邊搭腔,畢竟他也是親曆者。
等到孫思邈的經曆講得多了,葛明才知道孫思邈的偉大之處。擅長內科、兒科、針灸,學了傷口縫合之後連外科的短板也補齊了。
尤其是外科,以前沒辦法用藥的一些小病,也能通過手術來來實現。這也是孫思邈的偉大之處,並不是學了傷口縫合就停滯不前,人家都開始做小手術了。
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發明手指比量取穴法,第一個提出複方治病,第一個地黃炮製和巴豆去毒炮製方法。。。。。。
根據後人的考證,孫思邈身上有無數的第一個。葛明認為老孫才是穿越者,因為任何事物成為第一個都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