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風乾的葛明_大唐釣魚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唐釣魚人 > 第208章 風乾的葛明

第208章 風乾的葛明(1 / 2)

送飯是春耕、秋收時農家人的傳統。

下過雨後要趕緊種地,晚了種子就不發芽了,或者長不好。秋收要趁著晴天,方便晾曬,萬一下雨就損失慘重了。成熟的莊稼淋了雨,很容易倒在田裡發芽。

所以都非常搶時間,於是壯勞力就在田間地頭休息一會,等著做不了重活的婦人、孩子把飯送過來,吃飯的時候就算休息了,吃過飯之後馬上又要勞作。

要是農活不重,其實這種經曆還是非常有意思的。葛家莊子牛多,春耕自然很快而且很輕鬆,田間地頭都是笑聲。

娃子送來的飯全是乾飯,還有幾條子肉,雞蛋湯,這在以往想都不敢想。

要是關中也是此時春耕,那李世民陛下是不是也在地頭坐著,跟灰頭灰臉的李承乾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長孫皇後手帕包著頭發,帶著親自做的烙餅卷上煮雞蛋,給這爺倆送飯?

李世民用的鋤頭到底是不是金子的?

葛明一邊吃飯一邊胡思亂想,不過葛明完全想錯了。關中大旱,除了靠近水源的農田澆了水之後勉強能種上一些穀子,其他地方根本就無法播種。

莊戶人家心急如焚,更有甚者全家老小上陣,用木桶、木盆從河裡挑水澆地。還有好多娃子,拿著破碗從河邊舀水,顫顫巍巍的捧著往自家農田走,生怕濺出去一點。

隻是娃子年幼,捧著碗走路不穩,一個踉蹌就跌倒在地。破碗變成了碎碗,娃子趴在地上哇哇大哭。一個中年漢子快步過來抱起孩子,用袖子給娃子擦了擦眼淚。

孩子父母看到孩子摔倒了,又見到有人把娃子抱了起來,趕緊放下手裡的木桶、木盆,過來感謝。中年漢子擺擺手,示意不用謝。

這個漢子雖然粗布粗衣,但是氣度不凡,身後還跟了不少隨從還都牽著馬,莊戶一家人感謝之後就趕緊走了。

漢子正是李世民,正在長安周圍查看旱情。冬天沒下雪就預估到了可能會大旱,這春天隻下了一場小雨,完全無法耕種。麥子算是要絕收了,這要是還不下雨穀子也種不上,就是種上了穀子,不下雨還是絕收,饑荒就在眼前了。

沒有什麼比饑荒可怕的,人可以病死但是不能餓死,要是人餓到了一定程度什麼都做得出來。李世民從小收到過良好的教育,熟讀史書,年輕時有東征西討,怎麼可能不了解農戶的?

李世民喜歡讀史書,史書上一些饑荒的記載,往往不了寥寥數字。某地大旱,易子而食,寥寥數字之下人間就成了地獄。李世民麵沉似水,隨從遞過來韁繩,李世民翻身上馬急速回宮。

回宮之後趕緊召集文臣武將,關中地區要開始救災了,已經不能再等了。好在現在不怎麼缺糧,好在冬天的時候有爬犁,否則等冰化之後再開始從南方運糧,救災怕是來不及了。

隨著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恭、秦瓊、程咬金等重臣上殿,就宣布了關中地區救災的正式開始。

救災不光是發點糧食那麼簡單,今年絕收了,秋天沒有麥種,來年開春沒有穀種,這還是明年老天爺賞飯,要是不賞飯再旱上一年,那基本就可以遷都了。

唐代關中地區人口極為密集,吃飯的人多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莊戶人家手中的存糧不多,最多能撐到初夏麥收的時候,算了算不過個把月的時間。要趕緊把糧食發到農戶手上,更需要穩定人心。

不能讓災民閒著,聚在一起等飯吃是不行的,容易出事。所以古代都是以工賑災,需要安排點事給災民,做了事才能換糧食。修修路、修修水渠,把災民的精力消耗掉。

一道道政令下發下去,關中地區的救災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始了。除了繼續從南方運糧之外,關中富戶非常多,再從當地籌集糧食。

史書上關於貞觀元年關中地區的旱情記載,沒有易子而食,但是有流離失所,百姓長安就食。對於平民來說,鬨災了自然去京城,皇帝老子肯定有飯吃。

李世民應該感謝葛明才對,要不是有冬天可以在運河上走的爬犁,關中地區缺糧會非常嚴重。正因為有了葛明的無心之舉,讓救災的難度小了很多。

葛明不擔心關中是不是乾旱,不管是豐收還是乾旱葛明都不知道,因為對這段曆史不熟。但是葛明知道史書上記載貞觀二年、三年關中地區連續兩年大熟,這也是為何李世民登基沒多久就能滅突厥的原因,現在無非黎明前的黑暗而已。

每天釣釣魚,地頭田間看看,擼擼貓,看看小猴子燒出什麼好東西沒有,再跟張春來聊聊關於美食,這段日子農戶雖然很忙,但是葛明非常滋潤。

葛家莊子的春耕是全縣最快的,甚至可以說滿大唐最快。等到春耕接近尾聲時,莊子上的牛基本都借給了附近的莊子,畢竟全都有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能幫還是要幫一把。

這時候葛明看到滿莊子人,不管男女老幼都在在田間地頭、山坡挖坑種東西。

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去年發現了一種白色的花,香味非常濃鬱,於是專門留了不少花籽,趁著春耕全種上,到時候可以采花蒸精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要是窮,每天就是傻乎乎的乾活,累了就睡,睡醒了繼續乾,跟牛馬差彆不大。人要是富裕了,就有時間動動腦子,想想其他出路,最後越來越富裕。其實這才是錢生錢不費難的本質,是個良性循環。

葛家莊子的人以後要是窮,那就沒天理了。葛明都沒想過種花,隻知道采點野花而已。葛明甚至可以想象,過兩個月之後,田間地頭、山坡上,遠看近觀全是花,那場景不知道有多美?

忙完了春耕之後,農家基本就沒什麼全家出動的農活了,主要還是除草為主。該上工的去上工,回酒樓的回酒樓,會木匠作坊的會木匠作坊,除非有孩子、老人呢,工錢可不能不賺。

原本以為春耕前豆製品作坊就能蓋好,結果隻弄了一半,不是缺少人手,而是缺少材料。磚瓦窯不是生產出來很多拿去賣,而是有訂單之後再燒製,所以進度完全跟不上,看來以後祿伯會很忙。

葛明送的老花鏡讓祿伯欣喜不已,不但看得更清楚了,監工的時候還能防灰塵。福伯也摸摸索索拿出老花鏡戴上,兩個老頭相視大笑。

葛明也回到了城裡,遺憾的是骨瓷還不夠完美,也沒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燒出來。倒是焦炭存了不少,祿伯下一步怕是要開始煉鐵了。

春暖花開的時候如果不出去玩玩,簡直對不起自己。這個時代人少,隻要出了縣城到處都是風景,當然山上還有豺狼虎豹,生態自然沒得說。

後世來的葛明喜歡看看山水,這可能跟後世自然景觀破壞殆儘有關。可是葛糧、葛倉見慣了山深老林,說那玩意有什麼可看的?不如去看看大海。葛明認為這時候又不能洗海澡,那玩意有什麼可看的?

“老四,這時候的海鮮最是肥美。”

“大哥,去哪裡看海?小弟奉陪到底。”


最新小说: 生育值0?獸世大佬們全是我榜一 並肩,三尺高台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 仰望星河:地球少年的王者之路 失控夏潮 逍遙山水 超勇的我隨身帶著英雄世界 星穹列車的諸天旅行 玄學大佬攪動風雲,渣夫跪求放過 我時王,在鬥羅重鑄騎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