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覺得說服父母比說服孫思邈還難,所以一邊往內宅走一邊想著到底怎麼跟父母說。
既然沒有什麼好辦法,那就實話實說,開門見山。
“父親,母親,孫先生要去關中醫治天花,孩兒也想跟著去。”時間太短,瞎話還沒編出來。
果然跟葛明想的一般,葛三爺和劉氏眼珠子瞪得老大,劉氏還摸摸葛明的額頭,然後手背放在自己額頭。
“母親,孩兒沒發燒,更沒有說胡話。”
葛三爺暴怒到:“關中天花關你什麼事?你一個十歲的娃子能乾什麼?救災自然有國家,你滾回房間看書去,要是敢出來打斷你的腿。”
葛明還是第一次看到父親暴怒,打斷腿的話也是第一次聽說,鐘馗一般的葛三爺要是發怒起來要多嚇人有多嚇人。
“父親、母親,孩兒不會感染天花。去年袁先生走的時候孩兒和孫先生都生過病,就是因為吃了抵抗天花的藥導致的,以後再也不會感染天花。”
葛三爺自然是不信的,劉氏將信將疑。
不過葛三爺口氣舒緩了很多,說到:“明兒,莫要胡鬨,在家好好讀書,過兩年去陪著太子讀書,葛家以後全靠你了。君子不立危牆,你是讀書人怎麼不懂這個道理呢?”
“父親,君子不立危牆的意思是提高警惕,避免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要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危險的措施和手段。”
“孩兒說了不會感染天花,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既然孩子能夠救人,為何孩兒不能去?孩兒說了不可能被傳染,請父親母親放心。”葛明一邊說一邊拍著小胸脯。
葛三爺聽了之後也很感動,我家明兒真是個好孩子啊,小小年紀就有君子之風。要是彆人家的孩子老子早就鼓動你去了,可你是老子親兒子呀。
“沒得商量,老子說不能去就是不能去。”葛三爺更是斬釘截鐵,還瞪著大眼珠子。你又不是皇阿瑪,難道就會瞪眼珠子?
“那如何才能讓孩兒去?”
“嗬嗬,想去也簡單。”這時候葛三爺拿起桌上的一杯水,接著說到:“你把這杯水倒過來,水還不流出來,老子就讓你去。”
“當真?”
“當真,比真的還真。”
“果然?”
“果然,比果還果,比然還然。”
隻見葛明把杯子倒滿了水,又找來了一張紙,自然不是草紙,是寫字的好紙。把紙扣在杯口,杯子倒過來之後滴水都沒流出來。
葛三爺和劉氏又傻了,隻聽到葛明說到:“多謝父親、母親成全,孩兒保證不會有事。”
。。。
葛明出了房間,葛三爺和劉氏才反應過來。
“夫君啊,可不能讓明兒去,趕緊攔住他啊。”
“難道讓做父親的失言?以後還有什麼威信?”
“明兒要是出了意外,還有什麼以後?”
葛三爺想了想說到:“哎,沒想到明兒還有這個本事,為夫著實沒有想到。夫人,讓明兒去吧,從他病好之後每件事都是有把握才做的,為夫這次還是相信他。”
“夫人啊,明兒是要做大事的人,難道還沒看出來嗎?這孩子胸懷天下窮苦之人,不讓他去他也會想其他辦法去的。”
劉氏一想好像也對,葛明病好之後如同變了一個人一般,聰慧、懂事不說,常有神奇想法。雖然很多不理解,但是最終都證明是對的,再說還有孫神仙一起去。
不過想歸想,這萬一出了事劉氏怕是活不成了,還是跟著出了內宅追葛明去了。
葛三爺疑惑的拿起杯子,學著葛明的樣子把杯子倒轉過來,吧嗒一聲,一杯水全都澆在了鞋上。葛三爺撓撓頭,非常不解葛明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
救災需要有萬全的準備,尤其是需要不少人手,否則就孫思邈和葛明兩人,無論如何也做不了什麼。
葛明對於疫病預防還是知道一些的,關鍵就是防止擴散,同時對沒有染病的人趕緊種上牛痘。
人手怎麼來?這時候莊子上早就過了春耕,可以抽調一些青壯跟著去。
隻是這時候的人談到天花就色變,莊子上的人未必願意跟著去。難道又重金招募勇士?這倒是一個方法,不過還是先看看莊子上情況如何。
葛明覺得自己非常有把握,自己和孫思邈種的就是牛痘。所以這會是一份大功勞,當然就不能便宜了外人。
葛明剛在房間想到這裡,母親就來了。隻見母親滿臉淚水,葛明居然有些心軟,心中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母親,您怎麼過來了?”
“明兒,答應為娘不去好不好?你要是出點事,你讓為娘和你父親怎麼活?”
葛明早就猜到了,母親一定是這套說辭。隻是穿越一趟還是應該做點事吧?天花是人類唯一製伏的傳染病,而古代天花盛行,為此無數人丟了性命,保住命的也容貌全毀,成了麻子。
據說滿清的康熙就是個麻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天花,順治帝覺得這孩子命硬,於是才傳位給了康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母親,您要相信孩兒,孩兒和孫先生已經研究出了不會得天花的法子,孩兒保證不會有事。孩兒既然有法子,就不能看著那麼多人因為天花喪命。”
劉氏依然將信將疑,天花可不是鬨著玩的,不知道流傳了多少年的病,從來就沒聽說過能夠預防的。隻是看到葛明無比堅信,再加上有孫神仙,或許真的沒事。
“明兒,在家好好讀書,將來進京陪太子讀書不好嗎?”劉氏的潛台詞就是不要折騰,以後還有大好前途等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