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聽後哈哈大笑,對身邊的隨從說到:“把本官的寶刀拿過來。”
隨從轉身從矮幾後麵取下來一把刀遞給了房玄齡,房玄齡把刀遞給了葛明,笑著說到:“此刀跟著本官多年,今天就送給你了。”這時候文人多是耍劍的,房玄齡居然是玩刀的,這讓葛明有些意外。
葛明雙手接過所謂的寶刀,躬身施禮,說到:“長者賜不敢辭,小子多謝房相。”這寶刀葛明不知道寶在什麼地方,刀鞘上沒有裝飾,刀柄上連個寶石都沒有。難道說是鋼口好?嗬嗬,說起鋼口估計還不如後世自家的菜刀。
房玄齡一擺手,說到:“好了,隻盼望你們此行順利,本官等著在縣城跟各位彙合飲酒祝賀。”
孫思邈帶著葛明出了大帳,看到帳外直挺挺的站著三十軍士,為首的居然是王來順。
葛明不知道是不是腦袋抽抽了,對王來順說到:“王叔,不是挑選的都是精銳嗎?怎麼您也在裡麵?”
這話一說王來順老臉通紅,恨不得把葛明揍一頓,奈何大帳之外不敢喧嘩,其他軍士更是憋著不笑。
或者因為比較熟的緣故,打麻將或者鬥地主贏了王來順不少錢,就以為王來順不是個殺才。其實想想就知道了,此人跟著尉遲恭多年,十多年來出生入死,居然全須全尾的,怎麼可能不是精銳?
葛明感覺好像說錯了話,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假模假式的把寶刀掛在腰上。話說葛明在家練武都是使用木刀,怕葛明傷了自己。
這刀重量比木刀重多了,不過好在自己每天一萬刀,臂力遠不是當年可比的。
葛明這時候從懷裡掏出來一個千裡眼。
“王叔,這個送給您,相信進入石艾縣一定用得上。”
這可是好東西,當時從臨渝帶著一個回長安給尉遲工作賀禮,自然不敢貪汙了,一直都想著什麼時候去趟臨渝再弄一個,可是事情太多脫不了身,今天總算得償所願了。
“多謝賢侄。”王來順內心歡喜,但是臉上依舊嚴肅。葛明不禁暗暗稱讚,王叔可能也是個高手。這樣就好了,可以保護好本小郎君,一定要儘心儘責。
眾人離開大帳,紛紛牽出來戰馬,翻身上馬,這些人背後還都背著一個大口袋,葛明也被王來順拎到了馬上。
“上次跟王叔一起騎馬,還是小侄被綁架的那次,那次可是被橫放在在馬背上的,那一路差點把小侄的內臟顛出來。”王來順聽後老臉一紅,覺得這個賢侄好是好,就是不太會講話,非要揭人短。
“賢侄,一會如果遇上不好的情況不要驚慌,王叔自能保你周全。”
這時候孫思邈也翻身上馬,大喊一聲:“各位軍士,此去陪著老道救人,也算功德無量,出發。”
孫思邈衝在最前,三十匹戰馬跟在後麵,從營寨北門魚貫而出。
這時候的大唐人煙稀少,南北朝開始你打我,我打你,就沒個太平。到了隋統一中原,經過隋文帝時期休養生息,到了隋煬帝的時候全國戶口已經四百萬戶,就算每戶十口人,再加上沒戶籍的黑戶,還有不少奴婢等等,人口不過大幾千萬,還沒漢武帝的時候人多。
隋末天下大亂,到了李世民執政後期,人口也不過三百萬戶。
地方大,人口少,所以進了石艾縣境內,並沒有馬上碰到什麼人。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才隱約看到一個村子。
王來順停住馬,舉一隻手示意大家挺住。然後拿出千裡眼來,果然有個村子,村口有個小牌樓上麵有劉莊戶三個大字。
“孫神醫,前麵確實有個莊子,好像叫做劉莊戶。村內看不到人走動,請孫神醫在此等候,咱帶幾個人先進去看看。”
王來順把葛明拎起來,放到身後的一個騎兵馬上。
“保護好孫神醫和咱這個賢侄,事有萬一趕緊回去。”這個騎兵抱拳稱諾。
葛明覺得需要這麼認真嗎?自然是要認真的,因為誰都不知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不能掉以輕心。能在多年戰場上活下來,怎麼可能每次都靠運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來順帶上了十個騎兵,騎著馬慢慢進了村子。並沒有發現人,然後小心走到村子中間。
“大唐右武遊騎將軍在此,莊子裡可有人在?”一連喊了數遍,總算有家的門開了,從門縫探出來一個人頭,赫然是劉老漢。
“這位軍爺,可是朝廷派來救我們的?”劉老頭小心問道,就是不敢出來。
王來順一看原來是個老頭,剛才一個人頭出來差點嚇一跳。
“不錯,大軍帶著糧食和禦醫就在縣外。本將軍此次帶了不少糧食,也帶了神醫孫思邈,就在莊外。”
“哎呀,果然是真的,前些天晚上有燈籠從天而降,老漢家老二認識幾個字,認出了孫神醫的名諱,還知道朝廷的人就在縣外。”劉老頭推開門,走到了院子裡麵,後麵還跟著兩個青壯。
王來順接著問道:“本將軍問你,莊子上可有人染病?”
劉老頭想了想說到:“好像沒有,聽說疫病是從城裡開始的,消息傳得邪乎,莊子家家關門不出。再說劉莊戶離縣城太遠,應該沒人被傳。”
劉莊戶距離城裡足有百裡,進城一趟十分不易。
劉老頭扯著嗓子喊道:“鄉親們,是朝廷派人來了,都出來到院子裡。要是誰家有病人趕緊說,孫神醫就在莊外了。”上次通知朝廷人馬就在縣外,這次總算見到人了。
住在附近的莊戶本就聽到了兩人的交談,聽到劉老頭這麼一喊,都紛紛走到了自家的院子裡。七嘴八舌的說沒有人染病,就是糧食快沒了。
王來順聽後對身邊的軍士說到:“看來沒有危險,請孫神醫進村吧。”軍士聽後回馬出了莊子,一會功夫就把孫思邈、葛明等人帶到了莊子裡。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