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想到這裡覺得自己多慮了,自己還要跟太子李承乾讀書的,這貨用不了多少年就造反,還沒等到恩師家出事,自己早就出事了。
嘿嘿,恩師啊,到時候弟子連累了你,千萬彆後悔今天的決定。還有,記得把弟子撈出來。
明知道兩個大坑,本小郎君隻能往下跳。
房玄齡收弟子,自然要好好慶祝。尤其是葛糧、葛倉還有祿伯,笑的都哭出來了。
哎,做事不能看眼前,現在是有好處,將來麻煩大著呢。
。。。
次日眾人集合完畢準備出城,城裡人全都走出房門相送,出了城門之後還有不少人跟著。葛明在人群裡看到了尚振斌,左手牽著翠花,右手牽著高氏。生怕兩人被人群衝散了,看來這個糙漢子會是個好父親,好丈夫。
上一路上路過的村莊,裡麵人聽說朝廷的軍隊、禦醫要回去,尤其是孫神醫還有那個小神醫也要走,也都紛紛出了莊子相送。
沒想到最後跟著一大堆人,房玄齡見狀帶著孫思邈、葛明,尉遲恭等人,好說歹說才讓眾人回去了。
軍隊到了石艾縣邊境駐紮起來,按照孫思邈的提議進行整頓,這又是七天時間過去了。葛明覺得很辛苦,因為有了恩師,每天都要早點起來請安,不能少了禮數不是。
關於功課的考較是少不了的,葛明自然對答如流,這讓房玄齡非常滿意。
好在離彆的日子總算到了,不然本小郎君要崩潰了。
房玄齡拉著孫思邈的手,說了無數感激的話。
又拉著葛明的手說到:“陛下讓你束發之年再陪著太子讀書,是因為你是家中獨子,讓你多陪父母幾年。為師也不能強人所難,你到了家裡好好讀書,不要荒廢了功課。為師會寫信給你,考較你的功課。”
葛明也認真起來:“弟子謹遵恩師之命,必定好好讀書,不敢貪玩。”其實心裡想到,先玩幾年再說。
孔子十五歲以學為誌,咱起碼再玩五年。
房玄齡點點頭,摸了摸葛明的頭,然後衝著孫思邈拱手告辭。
尉遲恭來了,摸著葛明腦袋說了半天話,無非是早點來京城,到時候叔叔帶你玩耍。
王來順來了,跟孫思邈說了幾句話,然後摸著葛明的頭,也說了不少話。
華安來了,給恩師孫思邈磕頭。打算摸著葛明的頭說話,被葛明拒絕了。
程處默來了,跟孫思邈和葛明道彆。這仇,等本小郎君進京再報。
房玄齡走後,孫思邈、葛明、葛倉、葛糧、祿伯,帶著青壯這才往臨渝走。牛都賣給朝廷了,回去自然輕輕鬆鬆,遊山玩水而已。
孫神醫走了,小神醫也走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石艾縣不少人家都供奉上了這麼一個木雕。裡麵老人仙風道骨,一看就是孫思邈的模樣。還有一個小孩模樣的人在孫思邈身後,一看就是葛明。
隻是有的木雕葛明是胖子,有的木雕葛明是瘦子,都認為見到小神醫的時候就是這樣子,都覺得自己對。這也讓後世的考古學家非常不理解,為何一個縣供奉相同的木雕,裡麵的小孩有胖有瘦,還都是真的。
考古學家傻啊,瘦是因為累的,僅此而已。
。。。
晚春去、初夏回。
這一行足足有千裡遠,幾輛牛車拉不了這麼多人,基本都是走路為主。要是誰走累了,上去歇會兒再下來走。
葛明本打算遊山玩水,慢慢往回走,看看山水風景不說,把身體也調理調理。要是這副黑瘦的模樣回家,母親估計會心疼死。
再說葛明年紀小,能夠出來一趟不容易,那還不玩個過癮再說?
奈何莊子上的青壯都想早點回去,因為很快就到夏收的時候了。不管在作坊裡賺了多少錢,也不管這次朝廷會有多大封賞,地裡的莊稼才是莊戶人的根本。
足足走了半個月,葛明總算回到了莊子上。看著成片的麥子已經開始略微帶黃,看來回來的還真是時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路最憋屈的就是葛糧和葛倉,兩人的馬都不錯,奈何跑不起來。就如同後世開著過千萬的跑車,堵在了晚高峰的路上,油門轟響,如同蝸牛爬。
這還不算,前麵探路,買些吃喝,全都是這兩人的事。
回到了莊子上,葛明就不打算回縣城了,跟著孫思邈住在了老宅,打算好好休整一段時間。葛糧、葛倉兩人要回縣衙交差,更需要把葛明回來的消息告訴葛三爺和劉氏。
所以葛糧、葛倉兩人也沒多待,吃了一點東西快馬回城了。憋屈了一路,這次總算能策馬狂奔了。奈何隻有區區十裡,跑得實在不夠儘興。
兩人等進了縣城,發現大約中午時候,所以乾脆回了葛府,沒先去縣衙交差。話說這次兩人去石艾縣,主要還是公事。
福伯正在門口,遠遠看到兩匹馬,心中一喜。難道是小郎君回來了?再仔細一看,可不是葛糧和葛倉兩人,隻是沒看到小郎君。福伯心中一沉,這時候葛糧和葛倉已經到了門口。
福伯顫抖著聲音問道:“大郎君,二郎君,小郎君人呢?該不會。。。”
“劉福,住嘴,老四好著呢,打算跟孫道長在莊子上住些日子。”
聽到葛糧的話,福伯這才放心下來。
“這些日子阿郎和夫人每天盼著你們早點回來,剛才夫人說讓老仆在門口看看,果然大郎君和二郎君回來了。”
兩人把馬韁繩遞給下人,然後往內宅跑去,福伯這個小老頭跟不上。其實葛糧、葛倉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這麼長時間,自然也想家。再說從小是三叔三嬸帶大的,跟親生父母沒任何區彆,聽到三叔三嬸這擔心,哪裡還會慢悠悠的往裡走。
喜歡大唐釣魚人請大家收藏:()大唐釣魚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