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爺歎了一口,緩緩說到:“本來你稍微長大之後有些與眾不同,為父隻想守著你跟你娘,把這輩子安安穩穩的過完。”所謂與眾不同,大概是傻子的意思吧?
“隻是你突然變得聰慧,還弄出了傷口縫合之術。朝廷要對你母親做封賞,於是陛下就知道了你母親的身份。”
“傳旨來的魏攀一直在秦王身邊,可能當年見過為父。”
葛明插嘴說到:“那也未必認得出來啊,父親大人不承認就是了。”
葛三爺笑著說到:“所以陛下讓你尉遲叔叔派人到臨渝,看看到底是不是為父,這才有你王叔叔幾人到了臨渝,假裝綁架你跟為父相認。”
我去,這麼說來還是本小郎君惹的禍了?原來問題出在本小郎君這裡,如果自己沒穿越,夫妻二人守著傻兒子過一輩子,就不會有後麵的這些事了。
葛明馬尾都要揉散了,做逃兵可是大罪,隻是為何李世民一直沒有懲罰父親?不但升官進爵,並且負責千裡眼生產?李世民到底要怎麼樣呢?
看著葛明糾結,葛三爺說到:“明兒,為父能有今日,都是你給掙來的。相信為父現在還活著,也是你的功勞換來的。隻是現在跟以往情況有些不同,你外祖父想要平反,需要靠陛下。”
“為父也想為國家多出力,為你外祖父早日平反。此去長安為父必須去,隻是為父擔心陛下心中還有締結,不肯重用。”
葛明拍著胸脯說到:“父親大人,既然立功可以減少罪責或者芥蒂,那孩兒就有辦法了。孩兒猜測,這兩年關中大熟,陛下怕是想對突厥動手雪恥了。那孩兒還真有把握,弄上幾樣東西立些功勞。”
葛三爺聽後眼前一亮,笑著說到:“為父也是跟你尉遲叔叔通信,才隱約猜出陛下要對突厥用兵的,沒想到我家明兒居然有這般見識。”
葛明心中暗暗發笑,貞觀四年才開始滅突厥了,史無前例的勝利,這要是不參加,對於武將來說虧大了。再不熟悉曆史,也知道唐太宗滅突厥呀。
嗯嗯,要是父親能參加滅突厥之戰,一定要讓父親必須跟著李靖,安全功勞大,出征一次頂十次。
“父親大人,那您什麼時候去長安?”
“嗯?不是為父自己去,全家都要去。你大哥二哥跟著為父,將來也能混個高點的官職,就算不跟著為父,跟著你尉遲叔叔也是好的。”
“再說你已經十三歲了,前些年陛下有旨意讓你陪著太子讀書。原本是體諒你是獨子,讓你多陪父母幾年,如今為父都去了長安,你還有什麼借口不去長安?”
葛三爺原本舍不得葛明,但是也希望葛明早點去長安陪著太子讀書,時間久了說不定陛下都忘記了。陪著太子長大,以後那還得了?位高權重肯定是跑不掉的。
再說現在不同了,自己要是也在長安,也減少了父子見不到麵的苦楚,隻是李世民這一關應該如何過?
葛三爺哪裡知道葛明的想法,長安確實想去見識見識,任何人都想去唐代的長安見識見識,隻是不願意陪著太子讀書。這家夥是要造反的,到時候肯定連累全家。
這些年跟魏高明的通信就沒斷過,隻要信中說到此事,葛明就是不願意。魏高明如同太子李承乾的代言人一般,說的太子千般好、萬般好,但是有些事葛明又不能跟魏高明明說。
說去長安,其實大哥、大嫂還是很高興的,隻是二哥有些沉默不語。葛明大概知道二哥的心思,心上人在臨渝,關鍵家裡還不同意。
“父親,給孩子幾天時間,弄點東西出來立個功,讓陛下不敢小瞧咱們父子。”
葛三爺聽後哈哈大笑,說到:“不著急,反正也不是一兩天的功夫。為父畢竟還是彆駕,這一攤事情還是要交接交接的。”
劉氏說到:“明兒,雖然咱家跟裴家有仇,但是裴家乃是世家大族,不是咱們小門小戶比得上的,不然你外祖父也不會有這種遭遇。為娘隻盼望你這輩子平平安安,富富貴貴的過完這一生。”
母親不讓報仇也是對的,就算父親做了國公,兩家也是比不上的,人家是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不管是人才、財力都不是葛家這種寒門能比的。就算母親不這樣說,葛明也想把裴寂熬死就算報仇了。
“母親放心,在孩兒沒有能力之前,不會想著報仇的事。”
“有了能力也不允許,為娘不想你背著仇恨過一輩子。彆說是你,你舅舅這些年報仇的心都淡了。能報仇又如何,不報仇又如何,都不如一家人在一起來來得實在,其他都不重要。”
葛明撓撓頭看看劉樹義,劉樹義笑著點點頭。
報仇的事確實不著急,再說想要報仇也沒能力。
現在還是應該弄點東西出來,獻給李世民陛下,讓老李在征突厥時摧枯拉朽。不過葛明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袁老道這些年都沒來信,說三年在長安相見,好像又被老道說準了,這個老神棍,到底跑哪裡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家人坐在一起閒聊,一起吃飯,這也是劉樹義第一次當著晚輩的麵,跟姐姐姐夫坐在一張桌子上,居然有些激動。
“舅舅,這些年苦了你了,以後外甥一定好好孝敬你。將來啊,外甥幫你給外甥找個漂亮的舅媽,必須是京城戶籍的。”葛明一句話差點讓人把酒吐出來,葛三爺抽了葛明一巴掌。
“混賬東西,沒大沒小的。好在你小子從小懂事,都是劉叔、劉叔的叫,不然今天先揍你一頓,然後才允許你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