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讓三人落座,跟葛糧問了問葛明最近的學業如何。
雖然葛明現在不像前些年用功讀書,但是葛糧不能這麼說,於是一個每天早起、晚睡,手不釋卷的老四形象出現了。
房玄齡聽著不住的點頭。
葛倉聽著有些臉紅,趕緊把頭低了低。
尉遲寶林覺得自己被關起來讀書已經很慘了,沒想到有人不用關起來,還這麼老老實實讀書。等葛糧口中的老四到了京城,一定要仔細看看,這孩子應該是什麼一副書呆子模樣?
除了葛明,幾人之間就沒有什麼共同話題,而且房玄齡的身份過高,公務非常繁忙,所以葛糧等人不敢過多打擾,不過一刻鐘就提出了告辭。
房玄齡叫來了下人,把葛糧等人送出了府外。這才打開葛明的信,葛明給房玄齡的信從來都是毛筆字,內容遠不如給魏高明的信豐富,因為毛筆字寫起來太慢,所以大多是噓寒問暖之類的話,然後說說最近在讀什麼書。
房玄齡很喜歡葛明的字,雖然沒什麼特點,但是字體非常整潔乾練,雖然談不上美觀,但是看著非常舒坦,這個本就是宋體字的最大特點,所以房玄齡是懂行的。
為了防止房玄齡動不動就考較功課,葛明幾乎每封信都會來上一首詩。每次看到葛明的詩,房玄齡都自愧不如,甚至有些臉紅。
房玄齡最後拿出一張紙,裡麵是用大字寫的一首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極為簡練的字,一副初夏的景色就呈現到了腦海之中。
“好詩啊,好詩,這詩才老夫自愧不如。怕是長安城也沒幾個人比得上,假以時日,這還得了?”房玄齡感到無比自豪,葛明是自己的弟子,雖然自己沒教過葛明作詩。
房玄齡起身,回了內宅,讓人把房遺愛又叫了過來。房遺愛以為今天的批評已經夠了,沒想到又被叫了過來。
“你葛明師哥的詩,拿回去抄十遍。”房遺愛不情願的接過這張紙,施禮之後回了自己書房。心中暗暗恨到:將來見到葛明一定不能給好臉色,這幾年時間自己都不知道抄過多少詩了。
。。。
尉遲寶林、葛明、葛倉被房府下人送到門外。
反正都出來了,事情乾脆一天做完,就讓尉遲寶林帶著兩人去魏征家裡,打算找魏高明。
尉遲寶林跟長安的紈絝本就不熟悉,自然不知道魏高明此人。魏征家在長安的東邊,都已經靠近城牆的位置了。
一路上三人東看看、西看看,葛糧和葛倉如同土包子一般。
“兩位哥哥,等忙完了正事小弟帶著兩位哥哥到處轉轉,京城裡好玩的地方不少。尤其是有幾家酒樓,那菜做的可比家裡的好吃多了。”
長安作為當世最繁華的都市,酒樓客棧非常多,葛糧覺得菜式估計比不上食為天,不過對有胡姬的酒樓非常向往。
幾人聊著天,一邊走路一邊逛街,大約走了兩刻鐘時間,就到了魏征所住的永興坊。這裡距離皇城就比較遠了,人明顯少了很多。
到了魏府門口,尉遲寶林自報家門,求見魏府一個叫做魏高明的人。
看門的看到三人穿著都不俗,自然不敢怠慢。其實看門的從來就沒見過魏高明這個人,不過阿郎說有就有,因為都收了無數次的“快遞”和書信了。
隻是現在人找上門了,到底去哪裡找魏高明?看門的下人隻好把三人先請到府裡,安排在客廳等候,然後飛奔去找魏征。
“阿郎,阿郎,有三個年輕人來找魏高明,小人已經把人安排在客廳了。隻是,魏高明到底是誰,小人去哪裡找?”
魏征一愣,對下人說到:“這事你就不要管了,去把魏忠找來。”
彆人不知道魏高明,魏忠可是知道的。魏忠是魏家的老管家,跟著魏征很多年了。魏征為了幫著李承乾保密,每次去東宮送信都是這個魏忠親自去的。
就在昨天,東宮裡麵傳出消息來,說是有拜帖到了魏家找魏高明,約定好見麵日子趕緊稟報東宮。魏征還在留意這個事情,沒想到人就上門了。
葛家哥倆不知道其中禮儀,尉遲寶林估計也沒人教,拜訪人需要先送上名帖才行,約好了時間再來。尤其是這種晚輩對長輩,下官對上官。
除非是很熟悉的朋友才是直接登門的,如同後世串門一般。就算是葛明來,這是第一次見麵,也應該提前送來拜帖才是。
於是人家的打算全都被這三個憨貨打亂了。
魏忠比魏征年紀還要大,這要是在後世都應該退休了。好在精神頭不錯,老人有老人的好處。
“阿郎,何事喚老仆?”
“趕緊親自去趟東宮,就說客人到了,越快越好。”
魏忠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按照主人吩咐去做肯定沒錯。魏忠走後,魏征到了會客的客廳。
魏征是認識葛糧和葛倉的,當時在臨渝還參加了葛糧的婚禮,並且送上了一塊玉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魏征進了客廳,葛糧趕緊施禮:“小子葛糧,見過魏侍中。”這時候就不要說下官了,這也不算套近乎,畢竟老魏在葛家住過幾天。
葛倉、尉遲寶林也跟著給魏征施禮。
“好了,好了,不用多禮。”魏征笑著示意三人就坐。
“葛糧,你家三叔可好?”
“多謝侍中問候,我家三叔不日就要帶著老四到京城來了。”
“此事老夫也知道,從文到武也算朝廷中不常見的認命。”
葛糧無言以對,說起來不但自己家人這麼想,連葛三爺的同僚也這麼想。不過葛三爺好武不好文臨渝人都知道,這個認命也算專業對口。
甚至不少人非常羨慕,因為武將此時地位高不說,還更容易立功,指不定縣男什麼時候就變成縣侯了呢。
“葛明這小子倒也懂些禮數,送了不少東西給家裡,不知道最近如何?”老魏可憐啊,葛明經常送點好東西給魏高明,但是全都沒到魏征的手上,還要昧著良心跟葛糧說感謝。當然,除了老花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