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離開了這個店鋪,尉遲寶林湊到葛明身邊說到:“明哥兒,咱們富貴人家買東西從來不講價,那多丟人啊?”
“寶林哥哥,你家買東西從來不講價?”
“不講,父親大人說沒人敢騙他。”
葛明心說這一對父子,要麼是傻子要麼是錢太多。。。。。。。巧了,這對父子還真是又傻又有錢。葛明本打算要是開酒樓讓尉遲家入夥,現在一看覺得此事應該慎重才是。
“寶林哥哥,這叫騎自行車去酒吧,該省省該花花。”
尉遲寶林一頭霧水,什麼自行車、酒吧?葛明順口說的沒經過大腦,於是趕緊改正到:“小弟是說走路逛青樓,該省省該花花。”
尉遲寶林。。。。。。
葛糧。。。。。。
葛倉。。。。。。
我家老四什麼都懂,剛才還裝傻問青樓是賣什麼的。。。。。。
三個哥哥麵色難看,葛明沒事人一樣繼續逛西市。總算找到了一家賣香料的地方,距離老遠都能聞到味道。
香料這東西味道極為濃鬱,不但能夠去掉肉類的腥膻,提升香味,而且能夠讓肉類更長時間不變質。也不知道為何,人類對於香料的喜歡癡迷到了骨子裡,甚至不惜發動戰爭。
香料在更古老的時候被認為是神的恩賜,經常用於祭祀、殯葬等等等。嗯嗯,以前的不少香料都搭配死人用的,現在變化是真的大。。。。。。
這家店鋪門口站著一個胡人,眼窩深陷、滿臉胡子,個頭不高居然很胖。看到葛明打算進去看看,趕緊笑臉相迎。
“這位貴人,小店全是上好的香料。”雖然是個胡人,居然大唐話說的這麼流利,看來是在這裡待了很多年。
葛明沒理這個胡人,帶著眾人進了這家店鋪,發現裡麵有孜然、肉蔻、胡椒、丁香,都是這個時代還沒大量引入的香料。
這裡麵最不值錢的就是胡椒了,因為隋末唐初的時候大唐已經開始種植了。孜然也叫安息茴香,在大唐就是叫安息茴香,孜然是吐蕃的叫法。
彆看這不起眼的東西,長在田地裡如同雜草一般,但是現在的大唐沒有。葛明實在懷念後世燒烤的味道,所以不管價格多貴還是打算買上一些。
這些香料的產地不同,也不知道這個胡子到底怎麼弄到一起的。比如孜然、胡椒隻能從西域而來,應該是走陸來的。但是丁香、肉蔻都是原產東南亞的香料,一定是坐船來的。
葛明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聞聞這個聞聞那個。
“丁香姐,快過來,給你介紹一個好朋友。”
丁香不明所以,上前問道:“小郎君,這裡怎麼會有奴婢的朋友?”
給個拿起一顆公丁香,對丁香說到:“丁香姐,這個香料也叫丁香,嘿嘿。”
丁香嗔怪著葛明,然後站到了葛明身後。
香料裡的丁香跟丁香名字的丁香是完全不同的,丫鬟丁香名字的由來是一種原產中國的高大樹木的小花,北方比較常見,這小花非常香,葛明最早做的香皂就是用的丁香花。
公丁香原產東南亞,也叫釘子香,不是果實而是花蕾,這東西好像一顆顆的小釘子一樣,因而得名。公丁香做菜的時候用的不多,因為香味太濃會掩蓋了肉香。葛明知道這東西也是因為釣魚佬的身份,用公丁香泡酒,丁香酒泡小米釣鯽魚。
因為這東西有一股濃鬱的香味,成為大臣、青樓女子的必備之物。據說大臣要是跟皇帝奏事的時候,喜歡在嘴巴裡含上一顆,可以掩蓋嘴巴中的異味,還是非常有講究的。
青樓女子自然也會使用這東西,不然在連牙膏都沒有的古代,嘴巴怎麼漱口也會有味道,那非要把客人熏個跟頭不可。
丁香舌的說法可能就是這麼來的,不是說女子的舌頭像丁香一樣細長,而是口吐芬芳的意思。
至於母丁香才是果實,同樣是一種中藥,隻是價格沒辦法跟公丁香比。大臣和青樓女子那可都是有錢人,所以這東西價格必定不低。
葛明不打算買,因為做菜用不上,自己釣魚根本也用不上這都東西,因為釣魚資源太好可以隨便釣,怎麼都能釣到魚。後世的釣魚佬無數的香料都用上了,也未必釣得到一條魚,可悲啊可悲。
“店主,這安息茴香怎麼售賣的?”
店主一聽問價,趕緊湊上前說到:“小郎君真識貨,這是最上等的安息茴香,專門用來炙烤肉食。用來炙烤羊肉再合適不過了,去膻味提香味,讓貴人滿口香。”
“好了好了,本小郎君會吃,不用你來介紹,說個價錢,本小郎君把你這一袋子全買了。”
店主一聽這可是大主顧,臉上瞬間樂開了花。
“這位貴人,隻要十貫銅錢,這些安息茴香您全都拿走。”
十貫銅錢就是一萬銅錢,假設一個唐代的銅錢在後世能賣十塊錢,那麼就是十萬塊錢。也就是說這一袋子安息茴香十萬塊。。。這東西不壓秤,看樣子也就是十來斤的樣子,這麼說來一萬塊錢一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看看薛禮背的銅錢,估計有幾千個而已,這麼說來差不多體積的銅錢,換不回差不多體積的安息茴香來。傳聞香料貴,沒想到貴成這個鬼樣子,難怪這些胡人不遠千裡跑到大唐賣香料。
葛明聽後麵不改色,拿起一個肉蔻問道:“這肉蔻怎麼售賣的?”
“回貴人的話,這肉蔻產自大唐東南,跟大唐隔著大海,在天的另外一邊。這東西一文錢一個。”這說臨渝的苦力一天工錢隻能換兩個肉蔻。。。。。。
“這個丁香怎麼售賣的?”
“丁香兩文錢一個。”
葛明現在想要給姑父去封信,帶著船隊去東南亞搞香料,這才是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