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挑了挑眉,坐正了身子。
“行,我離你遠點,你趕快說吧。”
尼瑪,這還是人生第一次離其他人近點,遭嫌棄。
換個人這麼說,早就按族譜殺了。
但誰讓陳羽是我老朱看重的男人!
陳羽笑著說道:“之所以下西洋缺錢,單純就是永樂帝還不夠狠!”
還不夠狠?
朱棣一愣,沒有想到自己在陳羽眼中還不夠狠?
不是朱棣吹牛,他在北平以八百甲士起兵,而建文那邊可是有著中央軍八十萬,外加整個天下的後勤補給。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硬是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成功‘清君側’的藩王。
這還不夠狠?!!
朱棣有些不服氣的說道:“永樂帝在靖難之役如此劣勢還能取得勝利,還不能看出他的狠厲!”
“掌櫃的,你先前不也是挺看好永樂帝嗎?怎麼現在認為他不行了。”
朱高熾在一旁聽見這話,隻是獨自喝了一口悶酒。
自己這爹……還不狠?
漢王朱高煦,也就是自己的弟弟,被朱棣耍的團團轉。
讓漢王哭就得哭,讓漢王笑那必得笑。
還有自己這個太子兒子。
看起來大部分時間都在監國,權力很大。
但是抵擋不住自己爹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嚇一嚇自己。
朱高熾感覺自己的體重近幾個月來胖的十幾斤,有一半都是朱棣嚇出來的。
如果在狠一點,那麼自己下一次恐怕就要被嚇死了。
你個小掌櫃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完全朱棣每次見你都笑嘻嘻,忽略了朱棣的恐怖。
爹,你就寵一個外人吧!
陳羽搖了搖頭道:“老朱你想什麼呢,永樂帝打仗在大明也是排上號的,我說的可不是武力值上麵的事情。”
“而是跨時代的改革上!”
朱棣疑惑的喃喃自語道:“跨時代的改革?”
陳羽點了點頭:“不錯。”
“大明疆域遼闊,幾千年來都是農耕文化,哪怕是沿海地區也是如此。”
“而農耕文化發展了幾千年,早已經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了相對應的士紳階層。”
“而海上貿易最大的敵人,就是那士紳階層。”
朱棣眉頭微皺,他每次聽到大明各種階級盤根錯節,都感到一陣頭疼。
但是這些又都是大明統治的基石。
所以都交給朱高熾去打理,而他則是將更多的精力騰出來,處理國家政務。
與準備北伐!
陳羽砸了砸嘴說道:“老朱,你做的生意應該也不小,難道真就一點也不知道海上貿易的利益有多麼巨大?”
“?”
朱棣一怔,我上哪兒知道去?
他自就任藩王以來,都在北平處理政務。
南方海洋貿易的利益有多少,他是真的不知情。
可是聽著陳羽話中的意思,我應該知道?!
朱高熾看朱棣陷入沉思,主動開口說道:
“掌櫃的,知道一點,在宋朝時期朝廷的大部分稅收,都來自海上。”
這個不是什麼秘密。
甚至大明那些從不經商的官員,對海上能帶來的巨大利益,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如果朝廷中的那些皇子藩王想要知道這些,可不容易。
在朱元璋下令實行海禁之後,沒人敢告訴他們。
要了解這其中的事情,少不了多讀書。
也是從書本上,朱高熾分析出了洪武帝為什麼會遺留下來海禁的祖製。
重點就是海外貿易,會導致大明國內現狀遭到破壞。
如果人人都看到了海洋上的貿易利潤,那麼還會有哪個農民甘心去田地裡種地?
去等待那漫長而又收益低下的利潤?
而朝廷的基石士紳階層的主要收益,都來自田地。
所以在朝廷與士紳階層相互心照不宣下,當時的洪武帝為了大明朝的穩定,定下了海禁祖製。
所以說貿然下西洋,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
朱高熾從方才的聊天之中,算是徹底發現了為什麼朱棣最近突然下達下西洋的命令。
大概率是陳羽攛掇。
真的跟當年姚廣孝搞事能力有的一拚!
陳羽看著朱高熾問道:“不錯,這就是為什麼當時宋朝後期明明隻有不到大明一半的國土,卻可以過的如此富裕的原因。”
“但是你知道海上貿易的最大敵人是誰嗎?”
朱高熾沉思片刻後,說道:“士紳階級?”
陳羽搖了搖頭:“不對。”
朱棣道:“勳貴階級?”
“不對。”
“那是什麼?”朱棣道。
陳羽笑著說道:“當然是皇帝!”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朱棣連連擺手說道。
如果下西洋可以賺錢,那麼他非常支持下西洋。
怎麼會是其中最大的敵人?
陳羽緩緩開口說道:“為什麼不可能,你要知道皇帝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地主,也就是最大的士紳階層!”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