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瞻基眼中的質疑,朱棣表示理解。
畢竟陳羽的年紀擺在這裡,二十出頭的年紀,確實難以讓人信服。
可這卻也是陳羽最為恐怖的地方。
要不是經過數月以來的被打臉,朱棣也不相信一個年輕人能夠斷言一個國家的國運,甚至提出的解決辦法從而延長國運。
想到這,朱棣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知道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就拿昨日國宴上的削藩政策弊端來說。”
“如果按照最開始的頒布,那麼大明恐怕不出兩百年就要亡國了;可是改革般的削藩政策頒布之後,藩王宗室不僅不會成為朝廷的負擔,甚至還會成為朝廷的得力助手。”
“至於大明壓縮到兩百年的國運,也將不複存在,也就是說在新削藩政策的改變下,大明的國運延長了!”
朱瞻基不解的問道:
“可這功勞不是夏原吉的嗎,關裡麵睡覺的年輕人什麼事?”
藩王削藩的事情,朱瞻基知道太子府的官員早早就想好了。
可沒想到卻存在著如此嚴重的隱患。
但還好夏原吉也算太子黨,最終力挽狂瀾。
朱棣搖了搖頭說道:
“那是你們看到的,可事實並非如此,指出削藩弊端包括後續提出改革建議的就是在櫃台上睡覺的年輕人!”
“而這隻是這位年輕人提出的一個改革,還有許多改革你不知道,但是大明已經在進行中了,所以我才說他配得上‘國之重器’的稱號!”
“他的才識就像是浩瀚的海洋一樣,一望無際!”
“爺爺不奢求你全部學會,哪怕你學到兩成我就很滿足了,這兩成就足夠你用來將大明治理好,成為一代明君!”
聽見提出削藩政策、延長大明國運的人竟不是夏原吉,而是自己懷疑的年輕人時,朱瞻基此時心中除了震撼就是震驚。
要知道朱棣一向賞罰分明,對於這樣的功勞更加不可能拿來開玩笑。
那麼隻有一種解釋,
因為身份沒有坦白的原因,這一份改革隻能從其他人口中說出。
所以,夏原吉隻是一個嘴替?
而且聽皇爺爺的意思,這位年輕人還提出了其他可以延長大明國運的政策!
延長國運的政策,想出一條就足以明錘千古,可是這年輕人數月時間想出來了不止一條?
這還是人嗎?!
如果是真的,那自己學會兩成,治理國家,成為一代明君定然不在話下!
朱瞻基低頭繼續思考著。
他目前的身份是大明皇太孫,說白了就是大明未來的繼承人。
皇爺爺對他的培養一直很看重。
放棄了姚廣孝,選擇一位市井之人作為自己的老師,那麼這位年輕人一定有真才實學。
否則,這就是在拿大明未來的儲君開玩笑。
皇爺爺最看重的就是江山社稷。
所以裡麵睡覺的年輕人是真牛逼~!
朱瞻基隻感覺頭皮發麻,他不敢再想,甚至有些後怕。
這裡麵的年輕人到底是何方妖孽,才可以做到如此優秀。
半晌之後,朱棣見朱瞻基不再抗拒,這才拉著他的小手向裡麵走去。
朱棣輕聲喚了一聲:
“掌櫃的,起來迎客了。”
本來就是眯一會淺度睡眠的陳羽,聽見有人喚他之後,抬起頭來,揉了揉眼睛看清來人當即站起身來,笑著說道:
“老朱,你可好久沒來了,隨便坐。”
陳羽走去櫃台,這才看見一個不到一米四的小孩。
看上去與老朱有點像。
陳羽當即一拍巴掌,指著朱瞻基說道:
“老朱,這位就是你孫子吧?”
朱棣聽後點了點頭,介紹道:
“不錯,先前陳兄不是答應過我,中元節之後收下我的大孫為徒,這不,我把這貪玩的孫子帶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