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接近十一月份,天氣漸漸涼了起來,此時吃火鍋,非常的應景。
又吃了一陣,推杯換盞間,朱棣撐著肚皮靠在椅子上,打了個飽嗝。
這火鍋與暖鍋就是不一樣,辣的恰到好處,很有味道。
鄭和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碗筷。
果然遠行之前來一趟陳羽這裡吃頓好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飯後閒聊時,朱棣想要找個話題,腦海中突然想到了大明寶鈔,於是對著陳羽問道:
“陳兄弟,這大明寶鈔由朝廷頒布,要求全國實行,可是私底下交易的時候,許多人很排斥。”
“哪怕朝廷頒布聖旨懲罰,也無法將寶鈔使用落實到位,這是為什麼?”
陳羽頓了頓之後說道: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朱棣喃喃自語的念叨著這句話,眼睛眯起,心中突然生起一股不知名的怒火。
總結的精辟啊!
這不就是典型的欺上瞞下嗎?
如今寶鈔的效果,比在洪武時期的還差,價格在不斷貶值。
看來自己登基之後太仁慈了!
導致下麵的人執行起來陽奉陰違,所以寶鈔才會不斷貶值,導致許多人心中抗拒。
朱棣越想越氣,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怒道:
“真是混蛋,朝廷發行寶鈔進展不下去,原來是有人欺上瞞下。”
陳羽麵對老朱這突如其來的一驚一乍,皺著眉頭問道:
“老朱,你實話告訴我,你家中是不是屯了許多寶鈔?”
麵對陳羽的詢問,朱棣頓了頓後說道:
“不錯,相較於白銀,寶鈔占比巨大。”
“近乎九成左右。”朱棣補充道。
“嘶~”
陳羽聽後倒吸了一口涼氣。
在他看來,資產到了一定的地步,手中的貨幣如果價格變動過大的話,盈利還好,可若是虧損,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就像後世,
每一次國際重大戰爭期間,全球龐大的資金就要去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險。
可是大明寶鈔不說在洪武時期,單單是在永樂時期貶值的速度,比後世戰爭來臨的時候還要離譜。
從永樂元年到永樂五年這短短幾年間,寶鈔貶值嚴重,一貫寶鈔從洪武末年的100文左右進一步貶值到僅值錢10文左右。
幾年的時間,自身財富縮水十分之九,是個人都受不了。
陳羽從與老朱接觸的這段時間來看,老朱家應該不是一般的殷勤,畢竟無論哪個朝代,隻要跟朝廷攀上關係,生意都不會差!
而且還是太子那邊。
如果關係這樣好的情況下,倒也有可能響應朝廷政策,堅決所有生意都采用寶鈔交易。
可這也太實誠了!
假設老朱家的資產有個幾萬兩,那麼過幾年可能就剩下幾千兩。